【貓眼看人生】愛憎分別

文/歸靜 |2024.03.20
217觀看次
字級

文/歸靜

同樣一支香,禪坐起身,有時覺得恍如隔世,有時卻感如駟之過隙;與投緣者促膝長談,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更驚覺光陰似箭;但若冤家對頭遇上,則度日如年,不如不見;時間長短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偏袒,只有自己愛憎情緒上的分別。

路遙馬急的世間,一天二十四小時,似乎都不夠用;但對於我們慢條斯理的貓生,眼底無離恨,不信貓間有白頭──情緒上的愛憎分別,於時間如此,於萬物皆然。

曾經,在食物的世界裡,我是愛憎分明的貓生,愛與不愛,食與不食,僅憑自己主觀的好惡,就不喜歡那味道,我就不吃;偶爾也會遇到不新鮮的貓飼料,講給貓奴知悉,他又不懂,因為他也不吃貓的食物。就這樣,我們在食物的理解上,產生了分別。

剛開始,貓奴會氣惱我不講理的拒食,寧可餓肚子也不吃不喜歡食物的我,就是要倔強到底,貓奴只能一次次倒掉碗中飧。他很惜食,捐出一袋袋全新、半新的飼料,開始做筆記,記錄下我不吃的品牌。

有一回,他趁我不留意,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抱起我,在我嘴裡放入一顆我堅決不吃的飼料──我有點錯愕,那粒貓餅乾,沒有我想像中得難吃,更準確地說,一點都不難吃──但,貓奴再也沒買過了──這粒讓我味感難忘的飼料,似乎也給了我某種新思考的提醒。

爾後,貓奴每次買了新品牌飼料,會在給我們當餐點前,自己先吃幾顆,然後觀察我們品嘗的反應;我多半對新品牌都保持警戒,要嗅聞許久,才小心翼翼放出我的舌頭舔一舔,必須要有點熟悉的味道,再增加一些新的,比如蔓越莓,就是這幾年才加入貓食中,還有藍莓、牛蒡、海苔、奇亞籽、蔾麥,我從這些人們覺得對我們很健康的新食物中,也漸漸歸納出自己的口味。

從時間到食物的愛憎,看見自己的分別心,強烈得無以名狀,我想,也許不該因自己的愛憎,而失去嘗試、接納的心;也許這是一條不可避免的旅程,經歷過這些,才能站在更寬容的位置看待自己的貓生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