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閃耀登場 開啟「目光之外」的想像

曹麗蕙 |2024.03.17
382觀看次
字級
來自法國與台灣的跨領域創意團隊hellobastworkshop,帶來擁有360度觀看視角的壯觀作品〈聚合十〉。圖/國美館提供、定影影像工作室攝影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第五屆「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3月16日起至4月28日在國立台灣美術館開展。策展人林長叡表示,今年以「目光之外」為題,邀請國際及台灣九組藝術家/團隊,透過跨域創作,回應社會意識的流變與反思,「如同透過光的折射看世界,每一道光在我們感知中,都折射出獨特的詮釋和想像。」

林長叡表示,「我們身處在後疫情時代,面對著多元的可能性和變化。我們注視的從來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這次共展出9件作品,分別座落在在國立美術館的戶外空間及U-108 SPACE。觀賞動線建議從正面廣場出發,沿著空橋,走至後方草地上觀賞最後一件標語作品,一同體驗這場視覺與思考的旅程。

馬來西亞的知名光影藝術家Jun ONG,打造幾何光影作品〈珊瑚〉。圖/國美館提供、定影影像工作室攝影

國美館表示,今年共精選國內外9件光影藝術作品參展,其中有3組國際藝術家,包含馬來西亞的知名光影藝術家Jun ONG,為今年光影藝術節打造一座沉浸式的幾何光影作品〈珊瑚〉,於日夜展出不斷變化的迷人光影。

韓國藝術家盧淳天的〈虛無之人〉創造出空間、作品與觀者之間的對話與關係。圖/國美館提供、定影影像工作室攝影

近年於國際藝術博覽會備受矚目的韓國藝術家盧淳天,以其知名的系列作品〈虛無之人〉創造出空間、作品與觀者之間的對話與關係;來自法國與台灣的跨領域創意團隊hellobastworkshop,帶來擁有360度觀看視角的壯觀作品〈聚合十〉。

台灣藝術家李宸安打造一件結合互動的光影作品〈穴居〉。圖/國美館提供、定影影像工作室攝影

擅長數位製造與互動機構的台灣藝術家李宸安,透過5G低延遲特色,於空橋長廊打造一件結合互動的光影作品〈穴居〉;多次受邀國際駐村的台灣藝術家劉耀中,以他擅長的標語式創作,提出近年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社會中各個層面所產生的焦慮及質疑,也回應展演主題「目光之外」的作品〈AI消費者〉,期待向觀者傳達貼合時代與展演命題的啟示。

台灣藝術家劉耀中的作品〈AI消費者〉,提出近年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社會中各個層面所產生的焦慮及質疑。圖/國美館提供、定影影像工作室攝影
 
國立台灣美術館長陳貺怡表示,國美館舉辦「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今年邁入第5屆,多年來每一屆都有10萬多人潮參觀,「這是一個獻給全台中市民,也獻給全台灣市民的視覺饗宴,誠摯邀請大家一起享受這場視覺饗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