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疤痕是皮膚受傷後的自然癒合過程,但對於許多人來說,疤痕不僅影響外觀,也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困擾。醫師提醒,對於疤痕的照護,預防跟治療應並重,才能有效減少疤痕的不良影響。傷口護理應掌握四祕訣,為身體創造「自然癒合」機制。
疤痕的形成與傷口的深度、位置、大小、發炎等因素有關,而個人的年齡、體質、生活習慣等也會影響疤痕的增生程度。
醫師表示,傷口癒合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發炎期、增生期和成熟期。發炎期是傷口剛發生時,會有紅、腫、熱、痛等症狀,持續約三天;增生期是傷口開始癒合,會有新生的血管和膠原蛋白填補傷口,持續約三個月;成熟期是傷口完全癒合,膠原蛋白逐漸重組和降解,持續約一年。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膠原蛋白的生成和降解失衡,就可能導致疤痕增生。
醫師指出,好的傷口護理,才能避免傷口感染或發炎,減少疤痕的機會。良好傷口照護,應掌握以下四點:一、要保持傷口的清潔和溼潤;二、遵循醫療建議更換敷料;三、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菸、酒、辣椒等);四、避免激烈運動,以免拉扯傷口影響癒合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