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謙‧物猶如此】慈鶯一

文/林少雯 |2024.02.27
249觀看次
字級

文/林少雯

〈慈鶯一〉這則故事,出自古籍《同生錄二編》。

清朝時,皇帝的近臣吳遯客,有一天陪著皇上在御花園裡遊賞。這時,有人在花園裡捉了一隻小黃鶯在把玩,結果不得了,小黃鶯的媽媽大聲慘叫,聲音急切而聒噪,跟平時的婉轉鶯啼完全不同,連皇上都被驚動了。一直到捉鳥的人將小黃鶯放回巢裡,黃鶯媽媽才停止慘叫。

這事,讓吳遯客印象深刻且感動莫名,於是做了一首詩:「不念飛禽愛子情,綠陰深處捕雛鶯;可憐調舌綿蠻韻,變作驚心痛裂聲。要識放麑堪託子,須知渡蟻得延生;還渠子母融融樂,禁苑須教莫浪驚。」

真是慈心滿滿的一首護生詩!小黃鶯被捉,黃鶯媽媽美妙的歌聲頓時變成淒厲的慘叫。須知,放歸小鹿、救渡小螞蟻,免得動物受到驚嚇或死亡,這是一種無畏施,福報是可得健康長壽的!

鶴子說:「教兒調舌,是天地生機,失子驚心,是天地殺機。生與殺,機甚微也。」前人有詩云:「勸君莫打三春鳥,兒在巢中望母歸。」讀之淒切動人。昨非菴詩云:「鳥鵲哺雛時,萬分心愛護;一啄十餘呼,一飛十餘顧。辛苦養將成,驀被罟師捕;哀鳴及追逐,我不忍聞睹。」屠赤水〈戒殺詩〉亦云:「物我從來本一真,幻形分處不分神;如何共嚼娘生肉,大地哀號慘殺人。」

唉!普願有情人,不惜隨緣,為罟師垂涕而誦之,是亦廣長舌也。是的,願天下有情人,共同來為捕鳥的人誦讀這些詩句吧!如同廣長舌一般勸化眾生,但願他們能悔悟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