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中庸之道 星雲大師 |2024.02.26 語音朗讀 25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凡事要適可而止,要不偏不倚,這就是中庸之道。圖╱Pexels 文/星雲大師日常生活裡,有人過於追逐物欲,有人過份刻苦自勵;有人對金錢的使用浪費無度,有人則是一毛不拔,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隻手,始終緊握拳頭是畸形,只張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適可而止,要不偏不倚,這就是中庸之道。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裡實踐「中庸之道」,有四點意見:第一、做事不要太苦:人生不能沒有工作,因此每個人都不能不做事。做事當然要勤勞,但是也不能太辛苦;太辛苦了,以後做事就畏難、畏苦,就不能長久,不能持之以恆。所以,現在的公司行號大都制定八小時上班制,每天工作時間從上午八點到下午五點,有一個時間性;甚至每個星期不但有休假日,現在還實施「週休二日」,這就是要我們不要太辛苦。第二、享欲不要太樂:人不能沒有物質生活,適度的物質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條件。但是有的人享用過度,過份的放縱五欲之樂,例如,吃要山珍海味,穿要綾羅綢緞、住要高樓大廈,出門要開高級轎車等。過份的追求物欲之樂,甚至浪費無度,則如銀行裡的存款,用得太多,總有一天會負債,所以福德因緣還是要慢慢的享受,不能透支。圖╱Pexels第三、待人不要太苛:人與人相處,要懂得待人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待人要厚道,要替人設想。尤其身為主管者,要「待人如己」,甚至要「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如果待人嚴苛,或者是過份放任,都不是處人之道。第四、用物不要太榮:對於日常用物,有的人好買,平常沒事就喜歡逛街購物,並且樂此不疲,有的人則非名牌不用。其實東西能用、夠用就好,不要太過豪華、奢侈,物質太多,不一定很好,所謂「人為物役」,物質太豐,有時也是一種負擔。圖╱Pexels中庸之道其實就是佛道,佛道就是要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裡,凡事不要太左也不要太右,不要太緊也不要太鬆;能夠不偏不倚即為「中」。所以,什麼是中庸之道?有四點:第一、做事不要太苦, 第二、享欲不要太樂,第三、待人不要太苛, 第四、用物不要太榮。 前一篇文章 MLB/轉隊春訓首戰時間出爐 大谷27日戰白襪亮相 下一篇文章 「鴨」軸演出吸客又圓滿 高雄各行業商機旺 熱門新聞 01【思鄉的父親】年夜飯的規定 2025.08.0702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3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4《365日》193萬本 全球弘揚中華文化2025.08.0705父愛如山 父餵植物人兒子蛋糕2025.08.0806立秋養生首重潤肺 少吃辛辣冰冷食物2025.08.0707【何處不交朋友】 謝謝良醫2025.08.1108【歲時‧節氣】立秋 碧樹蕭蕭涼氣回2025.08.0709微型屋行動 為無家者築起希望2025.08.07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者雲遊與參訪 2-12025.08.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鄭麗君:爭取關稅不疊加盧秀燕訪澳 倡星雲大師五和關稅疊加 藍綠首長都憂心我輸美關稅 原稅率疊加20%大台南會展中心 綠色場館持續升級澎安9號警艇 投入海上治安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