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遠流出版提供
圖/遠流出版提供
文/I'm check雀可
上一期的《山田家的氣象報告》中,我們說作者長谷川義史的作品裡充滿了大阪式幽默,不論是誇張樸拙的畫風,或是無厘頭的文字,都會讓人看了噗哧一笑;但同時,他也是個關心社會議題的創作者喔!比如之前我們介紹過的《菠菜在哭》,就是他針對日本福島核災為當地生態與產業帶來的影響,所創作出來的繪本。
今天我們介紹的這本《我吃拉麵的時候……》同樣也是長谷川義史的作品。雖然,光看書名跟封面插畫,不太清楚內容是什麼,只能翻開內頁,跟著作者從第一人稱視角揭開故事序幕。
故事首頁文字寫著:「我吃拉麵的時候」,搭配的是封面那個男孩正在家裡吃拉麵的畫面。「我吃拉麵的時候」是一句時態,也因此讓人好奇吃拉麵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結果下一個句式卻是「隔壁的花斑貓在打哈欠」,讀者的目光也跟著移至花貓身上。
這兩句是貫串全書的核心句式,而故事場景也由此推展開來:從室內的客廳、房間,推移到戶外的球場,接著更拉開距離,將場景移到了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地區。
作者在這裡不著痕跡的使用了蒙太奇的敘事手法,將時間定格在「我吃拉麵的時候」,接著用「隔壁的……」句式,拉出空間距離,翻頁的同時,一幅長卷軸畫也在我們面前展開。
同時,看似接力賽般一個接著一個的場景轉移,也隱藏著由近到遠的層遞邏輯,這邊的遠近不只是物理距離上的,也是人類與戰爭與和平之間的距離。
故事前半段,不管是吃拉麵、看電視、拉小提琴、打棒球,看似平凡無奇的日常,但仔細想想,這些都是和平之下才有餘裕做的事;而故事後半,作者透過「隔壁的國家」、「更遠的國家」等,以模糊的代稱指涉那些貧窮、動盪的地區,這些地方的孩子必須背著嬰兒工作、必須拉著水牛耕田、必須走很遠去打水。
畫面裡,這些孩子的表情各個木然,感受不到太多情緒,彷彿為了活下去已用盡全力;兩相對照下,前半段的孩子們的平凡生活幾乎稱得上是「無比幸福」了。
作者最後以風為喻,繞了地球一圈後,又將故事帶回一開始的起點。原來隔壁的隔壁的地區並不遠,那些貧窮動盪、飽受戰爭威脅的孩子就在我們隔壁而已。看到這裡,才真正明白《我吃拉麵的時候……》這本書所要傳達的訊息。
長谷川義史曾說:「大人要努力,不要讓孩子陷於生存的窘境。」身為創作者的他,也身體力行的把這樣的信念放到作品之中,而作為讀者的我們,則接可以起作者交付的棒子,從個人出發,關心自己所處的社會正在發生的事喔!
好書推薦:
我吃拉麵的時候……
作者: 長谷川義史
譯者: 林真美
出版社:遠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