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臺表演那一天》
◎作者:麥克‧巴奈特
◎譯者:劉淑雯
◎繪者:凱特‧貝魯比
◎出版社:小宇宙文化
圖/小宇宙文化提供
文/I'm check雀可
不知道你有沒有上台表演的經驗呢?還記得當下的心情嗎?是緊張到心臟蹦蹦跳?還是迫不及待的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不論你是哪一種,都值得鼓勵,因為光是站上台面對觀眾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這本《上臺表演那一天》就是這樣的故事。作者以「才藝展演」這個常見的校園生活作為題材,藉由這樣的共同經驗,帶領我們感受上台者在表演過程中的情緒變化。
故事封面是一個穿著芭蕾舞衣、面帶微笑的男孩在台上跳舞的畫面,主題不言而喻。不過,雖然故事主角是上台表演的強尼,但作者卻從強尼同學的視角出發,以第三人稱的角度向讀者介紹關於學校每周五的「才藝展演」活動背景,並藉著同學的視角,觀看強尼從上台前的準備到演出的整個過程。
這樣的方式,一般稱作「旁觀者視角」,其特點是可以帶領讀者綜觀故事全貌,比如當強尼在舞台布幕後方等待時,主述者可以向讀者說明現場的情況,像是老師提醒大家要繳交回條,或是台下同學們喧雜的交談聲。這些都是在舞台後方的強尼所看不到的事,但透過旁觀者視角,讓讀者身歷其境,彷彿也成了在台下觀看的一員。
雖說如此,也因為這樣,我們並無從得知故事主角──強尼,從上台前到實際演出過程的內心想法,只能從畫面裡強尼的肢體語言與跳舞過程中的色彩神情,推敲他的心境變化:比如故事開始前的扉頁,老師們引導同學們陸續往舞台前方集合,此時舞台側邊已有一個小小的身影抓著布幕,側身探出頭來觀察台下情況;又或者當強尼換好舞衣,緊張的併直雙腿,端坐在布幕後方;又或是音樂響起的同時,台下傳來一陣騷動,強尼有點膽怯的神情,在在都讓人感受到他對此次表演的重視與在乎。
不過,隨著音樂舞動肢體的過程,強尼的神情慢慢出現變化,一開始還小心翼翼的生怕跳錯,但漸漸的強尼拋開一切擔憂,閉上眼睛讓身體跟從心流動,沉浸在音樂與舞蹈中,當強尼再次睜開眼睛,所有的擔心已拋諸腦後,只剩下自信、享受舞蹈當下的自己。而背景也從淡灰色過渡到淺藍、草綠、鵝黃、暖橘,自信隨著舞動飛揚,背景色也愈來愈飽滿熱情,當強尼騰空一躍,來個大跨度的躍升,成為表演最精采的瞬間。當演出完畢,強尼挺直腰桿的向觀眾敬禮,而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時,環繞著強尼的是一圈又一圈向外暈開的暖黃色,一掃上台前的緊張陰霾,也為演出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其實,回到「才藝展演」的初衷,無非就是在同學面前分享自己練習已久的才藝,假如表演的過程完美無瑕,自然值得喝采;但萬一不小心出現失誤,也毋須自責,只要好好的將接下來的演出完成,讓大家看到你認真投入的樣子,那就是最棒的表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