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沛蓁
文/黃振裕
「嘰哩啾哩……」幾天了,午休時間都有鳥兒飛來走廊鳴叫,在午休的安靜時間特別吵雜,那聲音要是在清晨時的校園鳴叫,肯定非常美妙。
「老爹,那是什麼叫聲啦,好吵喔!」午休一結束,黃樟就氣憤地抱怨:「一直叫一直叫,害我都睡不著!」有同感的我附和說:「對啊!而且還不只一隻。」這時,沒人讚美鳥兒的婉轉歌聲好聽,可見,真的把歌唱錯時間了。
老爹一聽後呵呵大笑說:「那是一對鳥夫妻,特地來我們的走廊看房子。」看房子?我納悶問:「哪有什麼房子好看啊?」「是來吵的吧!」黃樟依然抱怨。
「哈哈哈!」老爹被黃樟的嫌惡表情逗樂了,指著走廊柱子上掛著的竹管子說:「那就是個『鳥箱』,上面有個孔洞是讓鳥兒進出休息。」「孔洞下面還特別嵌進一根小竹管子,就是鳥踏。」老爹仔細介紹就地取材做成的鳥箱。
要是老爹不說,我還誤以為只是個藝術品呀!這時,細心的大頭妹恍然大悟說:「對耶!之前我還見過麻雀站在鳥踏上面!」「有啊!剛剛的鳥尾巴很長,我看著牠們鑽進竹管子裡面。」班長林婉婉補充她的發現:「第一隻鑽進去的是羽毛較黑的,腰部還有白白的顏色!出來之後,又換另一隻羽毛較淡的再進去。」「一下子把頭伸進去探一探,又再鑽進去,一下子又出來,然後一直叫叫叫!」林婉婉的座位剛好可以看到鳥箱的位置,她一整個午休時間都在觀察那對很吵的鳥,真是服了她。
老爹讚賞她說:「你把『白腰鵲鴝』觀察得真仔細啊!」老爹把這對很吵的鳥夫妻介紹給大家認識,說牠們正在尋找愛巢,昨天來觀看周遭環境,中午又來看一次,很有可能入住鳥箱,當我們的新鄰居。這時我才認識這對愛唱歌的夫妻鳥,原來牠們就是外來的白腰鵲鴝。
老爹說:「白腰鵲鴝顧名思義就是腰部有白色的羽毛,而名字有鴝字的鳥類聲音都特別好聽,才會從外國引進台灣,養在籠子裡欣賞!」「那牠們幹嘛不待在籠子裡,還跑出來吵人啊?」黃樟不解的問。「有的是逃出來,也有人不養後,就放生野外。」老爹還說:「牠們很強勢,與牠們食性相近的本土鳥類,原本可以食用的食物大多被牠們吃掉,導致食物來源大幅減少。」
「這樣我們不歡迎牠們來當鄰居。」黃樟氣憤地說:「這樣又吵又壞。」可是我覺得牠們不壞,壞的是棄養牠們的人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