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藏健康密碼 太快太慢都不好

陳玲芳 |2024.02.24
1507觀看次
字級
醫師指出,心跳隱藏人體健康密碼,太快或太慢都不好,需要進一步檢查,以釐清原因。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醫師指出,心跳隱藏人體健康密碼,太快或太慢都不好。平常心跳比較快,除了交感神經較為興奮之外,其實也可能暗示著身體有著其他問題,諸如心律不整、心臟衰竭、脫水、發炎感染、貧血、甲狀腺亢進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檢查,以釐清原因。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說,根據過往的國外研究顯示,心臟衰竭的患者,若平均心跳超過每分鐘80下,與平均心跳每分鐘小於65下相比,會增加將近4成的「1年內死亡率」。

尤其2016年的歐洲心臟衰竭指引,更建議將患者的心跳降於「每分鐘70下以下」,因此,他於門診中都建議心臟不好的患者,應控制心跳介於每分鐘50至70下,但仍須按照每位病人的實際情況,作些微調整,過猶不及。

67歲黃先生,退休後,平日喜歡至郊區爬爬淺山,但最近這半年內,自覺時不時有一些心悸及胸悶現象,且連爬樓梯都感覺較喘,體力大不如前,原以為是年紀大,拖了一段時間才到醫院檢查,發現心臟功能約莫只剩正常人的1/2,左心室收縮分率僅剩30%,診斷為「心臟衰竭」。

陳玠宇提醒,正常成人在休息狀態每分心跳速率為60~100次,大部分都在60~80次之間,如果太快或太慢,就可能有潛在的疾病。圖/國泰醫院提供

黃先生自認平常很注重身體保養,沒察覺自己有心臟方面毛病,陳玠宇幫他安排詳細檢查,發現他除了膽固醇偏高,血糖也偏高,更進一步安排核子醫學心肌灌注掃描檢查有異常心臟缺血變化,建議他進行心導管檢查,赫然發現3條冠狀動脈阻塞,所幸不難處理,順利使用冠狀動脈氣球擴張併支架置放手術,將他阻塞的血管完全打通。

除了打通血管之外,24小時心電圖也發現黃先生因為缺血性心臟病變,併發有頻繁的心室早發性收縮的心律不整,因此連同心律不整問題一併解決,並且將他的膽固醇和血糖也好好控制一番,約莫半年後,其心臟功能逐漸恢復正常水平,可重拾喜愛的健走、爬山活動。

陳玠宇提醒,正常成人在休息狀態每分心跳速率為60~100次,大部分都在60~80次之間,如果太快或太慢,就可能有潛在的疾病。不正常的心跳模式,稱作心律不整,除了心跳不規律之外,心跳太快或太慢,都有可能是心律不整發作。

大抵來說,一個人的最大運動心率為220減掉年紀,若以50歲的年紀來論,最大運動心率為170,意即每分鐘1 7 0 下心跳速率, 而此為100%運動強度的最大心跳速率。

醫師指出,平常有在運動的成人,因為心臟相對會較為強而有力,尤其是年輕運動員,較常會有心跳較慢的正常現象。圖/pexels

一般而言,平常有在運動的成人,因為心臟相對會較為強而有力,尤其是年輕運動員,較常會有心跳較慢的正常現象。然而,當心臟提早退化,發生心跳過慢,甚至產生停頓的現象,更甚可能發生頭暈、暈厥或癲癇發作的情形,此時,就必須專業評估是否需要置放心律調節器。

因此,在不同生理情況下,應有不同的理想心跳速率,過快或過慢,都可能暗藏著異常的生理意義。建議民眾,平常應養成量測血壓與心跳的習慣並加以記錄,尤其有慢性疾病患者更應如此,以提供醫師做更精確的判讀與處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