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煉鋼技術,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全球鋼鐵產業總規模估約1.6兆美元(約新台幣50.4兆元),鋼材是打造現代基礎設施的支柱;然而,這項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產品因生產過程排放大量溫室氣體而惡名昭彰;研究顯示,鋼鐵產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總排放量的7~9%。
為了因應日益升高的環保規範與意識,以及許多專家與業者正在開發新技術,以降低煉鋼對環境的衝擊;在波士頓郊區一個不起眼的園區,一家新創公司正尋求重塑鋼鐵業的核心流程,以減少碳排放並應對氣候變遷,重新定義鋼鐵產業。
波士頓鋼鐵公司(Boston Metal)創立於2013年,迄今已籌募2.5億美元(約新台幣78億元)資金,員工120人。世界鋼鐵協會(World Steel Association)表示,波士頓鋼鐵公司正在研發一種環保的鋼鐵生產技術;近來該公司已與美國跨國工程和建築公司福陸(Fluor Corporation)合作,將在瑞典建造大型工廠,使用再生氫氣提供動力,生產「綠色」鋼鐵。
波士頓鋼鐵公司的技術源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這項革命性的電化學(electrochemical)技術,稱為熔氧化物電解法(molten oxide electrolysis,MOE)。這項技術可使用再生電力把鐵礦砂轉化為液化金屬,生產效率極高,且不會產生碳排放。
波士頓鋼鐵公司表示,傳統技術每生產1噸鋼鐵就會產生約2噸二氧化碳。相較之下,在這座新廠生產鋼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減少95%。預計這座鋼鐵工廠到2030年的年產量可達500萬噸,代表這項全球碳排放最密集的產業將迎來永續發展的重大里程碑。
這項創新技術備受關注,也獲得世界銀行(World Bank)旗下投資機構國際金融公司(IFC)挹注2000萬美元資金(約新台幣6.3億元)。IFC董事長索內博恩(William Sonneborn)表示,波士頓鋼鐵公司尚未開始獲利,這項投資案是IFC首度對未獲利的新創公司注資,因為他們非常看好綠色鋼鐵生產技術的前景。
波士頓鋼鐵公司承諾,會盡力在2025年實現淨零碳排,最終目標則是實現不需以氫氣、焦煤(coking coal)或高爐來提煉生產鋼鐵。該公司並表示,氫能市場發展日益成熟,使用再生能源如綠氫將可降低生產成本,而新的電解技術預計能達到脫碳且成為最有效的鋼鐵生產方式;隨著技術愈來愈成熟,可更有效地使用綠色電力製造鋼鐵。
IFC認為,波士頓鋼鐵公司的技術,可幫助低收入國家以清潔技術生產鋼鐵。
索內博恩指出,這項新技術可望造福開發中國家;他說:「許多新興市場擁有大量鐵礦砂,但品質較差,因此無法採用高爐技術生產鋼鐵;波士頓金屬公司的技術,能克服這個障礙,讓開發中國家自行生產鋼鐵,實現經濟自給自足。該公司的模組化技術,可以讓許多小國家建造鋼鐵廠,不須再從國外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