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 不怕斷手足 再生能力強

文/木易 |2024.02.18
553觀看次
字級
聚集在岩礁洞穴中。圖/維基百科
圖/維基百科
龍蝦個頭碩大,圖為紐西蘭龍蝦。圖/維基百科
龍蝦成群結隊排列有序大遷徙。圖/維基百科
紐澳多刺岩龍蝦。圖/維基百科
挪威螯龍蝦。圖/維基百科

文/木易

台灣四面環海,是黑潮(暖流)必經區域,也因此在東海岸的基隆、宜蘭、花蓮、台東、恆春及澎湖沿海,有相當多的龍蝦。

國人所說的「龍蝦」,通常是泛指龍蝦科的各種蝦,但更明確地說,龍蝦是體表具有棘刺,沒有一對大螯,且外殼色彩美麗的棘龍蝦,而不是常造成混淆的美國龍蝦。

因長得像小龍而得名

中國史書上,很早便有「龍蝦」的記載,在《爾雅‧釋魚》中有云:「鰝,大蝦。蝦之大者,長二三丈,鬚長數尺,若此之類者名鰝。」

至於「龍蝦」一詞,最早見於明王世懋的《閩部疏》中,曰:「最奇者龍蝦,置盤中猶蠕動,長可一尺許。其鬚四繚,長半其身,目睛凸出,上隱起二角,負介昂藏,體似小龍,尾後吐紅子,色奪榴花,真奇種也。」這也是「龍蝦」得名的由來。

從小型到巨無霸都有

龍蝦科種類繁多,全世界更多達11屬、46種,包括:錦繡龍蝦、中國龍蝦、波紋龍蝦、雜色龍蝦、日本龍蝦、赤色龍蝦、日本脊龍蝦等。

台灣本土產的龍蝦科種類,以龍蝦屬最為常見,主要包括:密毛龍蝦、長足龍蝦、錦繡龍蝦、波紋龍蝦、雜色龍蝦及日本龍蝦等。

龍蝦是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軟甲綱、十足目、龍蝦科下物種的通稱,又名:大蝦、龍頭蝦、蝦魁、海蝦等。其頭胸部較粗大,外殼堅硬,色彩斑斕,腹部短小,體長一般在20~40公分之間,重量在0.5公斤上下,是蝦類中最大的一類,最重的能達到5公斤以上,稱之為「龍蝦虎」。

外骨骼堅硬還有分節

龍蝦體表覆蓋堅硬、分節的甲殼(外骨骼),甲殼上布滿大小無數的棘刺。身體主要可分成頭胸部及腹部,頭胸部發達呈圓筒狀,其長度即頭胸甲長,常做為體型大小的標準。

龍蝦背腹稍平扁,頭胸甲前緣中央有一對強大的眼上棘,具封閉的鰓室。腹部較短而粗,由6個環狀的節所構成,有4對槳狀的泳足,後部向腹面捲曲,腹部最末端,是由5片扇形葉片組成尾扇,用於游泳也利於逃生。

眼睛凸出活動眼柄上

龍蝦頭胸部腹側有5對有節的步足,各步足的腕節部位生有細毛,其中一或多對常變形為螯,一側的螯通常大於對側者。頭胸部前端有一對眼睛向前凸出,眼睛位於可活動的眼柄上。

龍蝦有兩對長觸角,第一觸角自中央處分叉成2條鞭鬚,第二觸角大約是體長的三分之二,表面也生有許多小棘刺。腹部形長,有多對游泳足,尾呈鰭狀,用以游泳,尾部和腹部的彎曲活動,可推展身體前進。

鮮活水劣質水皆可活

龍蝦分布於世界各大洲,一般棲息於溫暖海洋的近海海底或岸邊。龍蝦對水體低氧的適應能力很強,在水體缺氧的環境下,不但可以爬上岸來,且可以藉助水中的飄浮植物或水草,將身體側臥於水面,利用身體一側的鰓呼吸,以維持生存。

龍蝦有很強的趨水流性,喜歡新鮮活水,為追求水質會逆水上溯。但當水質劣化,PH值(氫離子濃度指數)在5.8~9範圍內,也就是水質從偏酸到偏鹼,溶氧低於1.5mg/L時,仍能正常生存。

龍蝦是偏動物性的雜食性動物,但食性在不同的發育階段,會稍有差異。食物包括海螺、貝類、螃蟹、海膽等,各種鮮嫩的水草、水體中的底棲動物、貝類、軟體動物、大型浮游生物,以及各種魚、蝦的屍體,都是龍蝦的食料。

靠多次蛻皮再生斷肢

龍蝦幼體的再生能力強,損失部位在第2次蛻皮時,會再生出一部分,經幾次蛻皮後就會恢復原狀,不過,新生的部分會比原先的要短小。這種自切與再生的行為,是所有龍蝦共有的自保能力。

區別龍蝦雌雄時,可通過幾個方法來鑑別:1.同齡親蝦個體,雌蝦比雄蝦大;2.體長相近的親蝦,雄性的大螯比雌性的粗大,且雄性大螯腕節和掌節上的棘突長而明顯;3.雌蝦的第1腹肢退化,很細小,第2腹肢正常,雄蝦的第1、2腹肢變成管狀,較長,為淡紅色,第3、4、5腹肢為白色,這是龍蝦雌雄之間,在外形上最明顯的性別鑑識特徵。



群居愛亂鬥 卻欺善怕惡

龍蝦喜歡集群生活,族群常棲息於水草、樹枝、石隙等隱蔽物中。性喜晝伏夜出,不喜強光。在正常條件下,白天多隱藏在水中較深處或隱蔽物中,很少外出活動,傍晚太陽下山後才開始活動,多聚集在淺水邊爬行覓食或尋偶。若受到外來驚嚇,會迅速彈回深水中躲避。

龍蝦多喜爬行,不擅長游泳,覓食和活動時向前爬行,但受驚或遇敵時,則迅速向後彈跳躲避。此外,龍蝦在爭奪棲息洞穴時常會爭強好鬥,牠們「嚇退」對方的手法十分有趣,是通過觸角與外骨骼之間的摩擦,發出一種尖銳的摩擦聲音,用以驚嚇侵犯的天敵或對手。

龍蝦十分欺善怕惡,習慣凌強欺弱、欺小怕大。但另一方面,牠們又喜歡結伴群居在同一個岩石或珊瑚礁叢內,所以有時在一個珊瑚礁石洞內,能同時發現十幾隻大龍蝦聚集而居。



常排成長列大漫遊

龍蝦常進行一種多方向性的移動,稱之為「漫遊」,而且漫遊時會排成一長列等速前進。

龍蝦之所以漫遊,通常是與個體發育的棲地轉移有關。例如美國佛羅里達灣的眼斑龍蝦之幼蝦或次成蝦,會在發育過程中,逐漸從沿岸棲地,移動至外海較寬闊的棲地,目的是增加幼蝦隨海流擴散生活範圍。

另外,很多種龍蝦有季節性的遷徙行為,例如巴哈馬比迷尼島的眼斑龍蝦,夏季時,棲息在溫暖較淺的水域,到了冬季,則遷徙至較深且平穩的水域。

當龍蝦進行遷徙時,會以排列有序的長列來進行,遷徙隊伍會日夜不停地快速移動,直至找到適合休息棲身的地方。如此大規模排列有序的移動,可以利用群體移動的拖曳效應,來減少維持高速移動所需的能量消耗,並減少被天敵捕獵的機會。

科學家也發現,龍蝦不僅在長距離遷徙時,會以成群結隊的方式移動,有時會以3~5隻所組成的小隊伍,在棲地附近作簡單的索餌移動行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