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手術室 妙手回春

文/彤彤 |2025.10.26
41觀看次
字級
帝王蝶翅膀修復過程中,先修剪破翅(左),再剪黏上另一隻蝴蝶的翅膀(右)。圖/Sweetbriar Nature Center
帝王蝶長途遷徙,首先要有厚實的翅膀。 圖/KSBY NEWS

文/彤彤

巧手修復帝王蝶翅膀

位於美國紐約州長島的史密斯敦(Smithtown)野生動物救援中心附設「野薔薇自然中心」,本月初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了一段「手術」影片,主要內容是替一隻翅膀受損的帝王蝶,修復已破碎不堪振翅飛翔的蝶翅,讓帝王蝶得以繼續自己的旅程。

美洲帝王蝶每年以邊飛翔邊產出下一代的接力方式,往返美加邊境的五大湖區至墨西哥中部山區,單趟旅程超過4800公里,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昆蟲遷徒行動……每年8、9月,正是帝王蝶啟程南下的時節,而過程中也有許多蝶友默默守護,減少帝王蝶群傷亡……

野薔薇中心負責人Janine Bendicksen表示,這隻帝王蝶「患者」是10月2日由一位名叫Dagmar Hoffdavis的居民帶到救援中心,獸醫發現牠的翅膀明顯破損,已經無法扇動翅膀,也無法飛翔。這意味著:帝王斑蝶必須結束牠在長途旅程了。

折翅帝王蝶借翅重生

令人感到驚奇的是,不論是蝶友或野薔薇中心,都沒有放棄救治這隻帝王蝶的想法。Hoffdavis說:「人們相信:蝴蝶是來自彼岸的好運,所以這對我來說,是一種精神層面的行動。」

為了幫助這隻蝴蝶得以再次振翅南飛,野薔薇中心負責人Bendicksen想出了個大膽的計畫:打算用救援中心裡死亡蝴蝶的翅膀,以「移植」和「裝上永久義肢」的概念,來修復這隻帝王斑蝶斷裂的翅膀。

她翻遍了整層樓,想找到死去的蝴蝶,竟然真的找到了一隻翅膀完好無缺的死亡帝王斑蝶。

概念新穎過程不複雜

Bendicksen立刻開始工作,並錄下了5分鐘的手術過程。她表示:「這真的非常精細複雜,因為如果我用力過猛,這隻蝴蝶可能會碎裂。我們用了萬能膠、玉米澱粉和一小段固定蝴蝶用的金屬絲。」

最後手術順利完成,帝王斑蝶在過程中也安然無恙。Bendicksen解釋說,蝴蝶本身並沒有神經受體,翅膀末端也沒有血液流入,所以整個過程不必像人類動手術般,需要注射麻藥。

至於蝴蝶翅膀,主要由一種名為幾丁質的蛋白質組成,這種物質也存在於昆蟲和節肢動物的外骨骼中。只要找對合適的黏合劑,翅膀和翅膀就能融合為一,不易輕易分離。最後,完成手術的帝王斑蝶也順利起飛,飛離庭園繼續牠的遷徙。

專業人士爭相問細節

儘管修復方法看似簡單、手術材料也取得容易,不過,野薔薇自然中心建議,這樣的手術最好還是交給專業人士來執行。

這段影片目前在IG上,已獲得了數百萬次的觀看,按讚人數超過83萬5000人。除了來自民眾的讚賞,更激勵了世界各地的其他專業人士,Bendicksen接到了來自明尼蘇達州、哥斯大黎加和加州野保組織的電話,想進一步了解手術過程的相關細節。

Bendicksen也表示,雖然這是第一次嘗試進行的手術,但她說:「如果我們不去嘗試,這隻蝴蝶可能就會死。在現今的世界,我們需要希望。」

萬物皆可追求生存權

這隻借用其他帝王蝶翅膀,得以完成飛往墨西哥使命的小小帝王蝶,在人類支援下擁有了重生的機會;對野薔薇自然中心的工作人員來說,他們不只是為了救一隻昆蟲,而是發起了一場行動。畢竟,帝王斑蝶目前處於近危狀態,任何救助行動都十分有意義。

「每隻動物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尤其是這隻,牠將會有一段偉大的旅程。」野薔薇中心負責小動物飼養箱區的Veronica Sayers說,即便帝王蝶如此微小,但依然值得擁有第二次機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