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象30歲 徵照片、票根回顧

 |2008.06.18
487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在國內還沒有文建會、兩廳院、國藝會的時代,年方三十出頭的作曲家許博允、長笛家樊曼儂勇敢地成立「新象活動推展中心」。三十年來,新象推出約一萬多場演出,藝術家三萬多人登上舞台,許博允表示,新象三十年,幾乎所有的藝術種類都已呈現,在那個保守卻蠢蠢欲動的年代,讓台灣看見世界。

新象預計九月上旬於華山文化園區舉辦「如花綻放的年代—新象三十」影像展,即日起徵求歷史照片、影片,也呼籲有保存票根習慣的觀眾,主動與新象聯繫。

今年是「新象活動推展中心」創辦三十周年,昨日負責人許博允及陪同新象成長的吳靜吉博士,一同回憶新象走過的三十年。許博允指出,三十年間的故事太多,他談及在電視上演歌仔戲轟動全國的楊麗花,在退休前曾說,除了電視演出外,她從沒有在大型舞台上演過歌仔戲,於是新象為楊麗花在國父紀念館舉辦舞台演出,許博允說,他每天在各地區的大廟附近發傳單,結果票房大紅,國父紀念館二千四百個位子坐無虛席。

許博允指出,當時吳靜吉較前衛,像是一九八四年吳靜吉認定日本的「神鼓童」演出時那種強而有力的肌肉顫動,一定會吸引女性觀眾,果真引起許多女性觀眾的興趣,中華體育場爆滿。

吳靜吉也表示,這三十年同時也展現台灣社會的變遷,及文化素養的提升。像是塞內加爾舞團,及一九八六年時「白虎社」的來台演出,都曾因裸體,及演出有點暴力而受到阻礙,但在許博允大力奔走下,終於在當時行政院長孫運璿一句話「藝術就讓他歸於藝術」而得以順利演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