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小型電動車 印度堪稱領頭羊

編譯/潘楠慕  |2024.01.07
450觀看次
字級
手機應用程式可查班加羅爾的電動車充電站點。圖/美聯社
班加羅爾的電動三輪貨運車和充電樁。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位於印度南部的科技重鎮班加羅爾市( Bengaluru),愈來愈常見載貨或載客的電動二輪、三輪車穿梭街頭。這種平價小型車帶動印度電動車市場,成長速度在全球名列前茅,成為其他開發中國家推動車輛電動化的領頭羊。

班加羅爾的25歲快遞司機普雷姆庫瑪爾(Balaji Premkumar),早已習慣在車陣中被隆隆車聲、廢氣包圍。去年初他換成電動車,除了操作容易、舒適,燃料成本也大減8成。他說:「我花60盧比(約新台幣22元)充電3小時,可以跑80公里,換做柴油車,同樣里程數得花至少300盧比(約新台幣110元)。」

國際能源總署(IEA)去年4月發布的數據,印度目前有230萬輛電動車,其中超過90%為低價的二輪、三輪車;2022年印度登記的三輪車逾5成是電動車。印度的電動車充電站點也增加了10倍。

分析指出,印度中央政府投入13億美元(約新台幣398億元)鼓勵電動車製造、 提供購車補助,加上過去10年燃料費上 漲,民眾重視長期成本,共同帶動電動 車市場成長。

印度智庫「科學、技術與政策研究中心」(CSTEP)學者帝魯馬拉(N.C. Thirumalai)說,電動車要長遠發展,在於攸關電池的關鍵礦物供應安全,充電電力來源也必須是乾淨能源,這一點在印度還有待努力。

目前印度電力超過75%來自化石燃料發電,政府訂出2030年前乾淨能源總裝置容量達到500百萬瓩,2070年前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

印度落磯山研究所(RMI Inida)總監加特(Akshima Ghate)說,小型電動車在印度發展迅速,可做為其他開發中國家的範本,「印度正扮演領頭羊的角色,為新興經濟體立下標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