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憂鬱症 常練6招基本功 陳玲芳 |2024.01.03 語音朗讀 110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研究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健康睡眠和經常的社交連結,同時避免吸菸和久坐行為,可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新的一年已經展開,是否想好要立下什麼新希望?除了學業或工作表現外,心理健康必然是值得納入的新目標,該如何著手呢?根據2023年9月發布於《自然心理健康(Nature Mental Health)》期刊研究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健康睡眠和經常的社交連結,同時避免吸菸和久坐行為,可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研究由劍橋大學及復旦大學學者所組成的團隊,以英國生物庫(UK Biobank)中近29萬人的數據進行分析,其中有一萬三千人罹患憂鬱症,進行九年的追蹤。結果發現,「良好的睡眠」(每晚睡七到九個小時)是最具影響力的,可降低22%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其次為「從不吸菸」20%、「經常性的社交連結」18%、「規律運動」14%、「低至中度久坐行為」13%、「健康飲食」6%。研究者也依參與者遵循健康生活方式的程度,分為不利、中等及有利三組,與不利生活方式組相比,中等組出現憂鬱症的可能性降低41%;而有利組則低了57%。日常健康飲食,有助於降低憂鬱症風險。圖/pexels好的睡眠影響最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詹佳真表示,此研究結果令人振奮,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確可達到預防憂鬱症效果。其中「好的睡眠」,對降低罹患憂鬱症的影響最大,主因是睡眠可調控壓力反應HPA軸的穩定性、海馬回振盪及交感神經系統等神經反應,還會影響免疫發炎有關的細胞因子、發炎指數及皮質酮的數值。這些,都是憂鬱症的誘發因子。她說,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是每個人都要努力的目標,睡好覺的祕訣包含規律的作息、白天有足夠的活動量、減少躺著不睡的時間、白天打盹時間少於30分鐘、上床後做腹式呼吸或放鬆練習,幫助自己進入睡眠狀態。「吃安眠藥,絕對不是第一選項,如有睡眠問題,可和醫師討論影響睡眠的身體因素、不良習慣及對睡眠的錯誤觀念,從中找到不需吃藥,也可以睡好覺的方法。」精神科醫師指出,「好的睡眠」,對降低罹患憂鬱症的影響最大。圖/pexels孤獨增加感染風險詹佳真指出,每一種生活習慣的養成,都需一些時間和勉強,建議可將養成一個新的健康生活習慣,納入新年新計畫。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罹患憂鬱症風險、生活方式會影響免疫力及新陳代謝功能。不少研究已證實,孤獨和缺乏社會支持,會增加感染風險,且免疫功能會下降。不少研究已證實,孤獨和缺乏社會支持,會增加感染風險,且免疫功能會下降。圖/pexels不過,太強烈的生活改變或建立,容易成為另一種壓力,葉雅馨建議可採漸進式,先設定一個容易達到的目標,在愉快中建立習慣;依序達成小目標、中級目標到養成習慣,這些都是預防憂鬱症的基本功。 前一篇文章 勿輕忽兒童說話「臭乳呆」 恐有聽語障礙 下一篇文章 輸尿管狹窄腎水腫 無創支架成效佳 熱門新聞 01【寬鼎畫語】 看不見的真相2025.11.1002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3南天健康日 身心靈課程吸引社區民眾2025.11.1004鳳凰撲台 今明北東雨量恐紫爆 2025.11.1005巴黎佛光人 重陽敬老長幼同樂2025.11.1006COP30揭幕 關注氣候人權與森林2025.11.1007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佛法滿人間 常不輕2025.11.1008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佛法滿人間 悲智雙運2025.11.1009人間佛教聯合總會 推人間佛教國際化2025.11.1010巨型蔬果牆 行銷中台灣2025.11.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寒士吃飽30 楊婷婭籲助弱勢慢性發炎易罹癌、失智 葡萄、花椰菜修復細胞歲末傳愛關懷弱勢 謝祖武任公益大使罕病病友創作 綻放希望黃豆浸泡過再加熱 去除凝集素不脹氣台灣首款本土咖啡 台農1號亮相 作者其他文章寒士吃飽30 楊婷婭籲助弱勢罕病病友創作 綻放希望大稻埕走秀 視障者展現自信更年力綻放 迎向第二黃金人生飲食調理養肺潤燥 立冬防咳、過敏立冬宜養腎固元氣 和緩運動避免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