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永續行動 用今天拯救明天 文/李盈、李小敏 |2023.12.30 語音朗讀 18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希臘漁民每年從地中海打撈出20萬公斤海廢。圖/Enaleia 文/李盈、李小敏最近有機會整理爬梳數百個各國酷炫的SDGs永續行動案例,整理成《用今天拯救明天:SDGs改變世界實踐指南,永續發展100+經典行動方案》一書,振奮之餘逐漸相信:當2030年全球檢視地球整體環境時,有望看到一個能持續久遠的永續行動風潮……我們也相信,經過15年(2015~2030)SDGs永續行動努力下,全球各地的飲用水、衛生品質、居住環境、能源使用方式、永續消費、海洋保育及氣候行動……都將使地球逐漸變得更乾淨、更護生、更有生機,也更適於人類和動物共生共榮。只購買購物清單上的物品,就足以節能減碳。圖/123RF丹麥荷蘭吹永續風潮丹麥現正於哥本哈根從無到有,建造一個完全符合17項永續發展目標的生態村「UN17 Village」,目標將有5棟建築,由回收、環保、低碳的建築材料與再生能源所構成。周邊種有茂密的森林,將自然環境與社區做連接。居民舒適自在的生活在共享世界:共享物品、共享果園、共享料理教室與醫療中心。此外,荷蘭在2050年以前,將運用循環經濟方式,把首都阿姆斯特丹轉型成100%的循環城市。衣服、太陽能電池到城市建築物,都能直接循環再利用,而非透過舊有的提取方式進行回收。與其丟棄變成垃圾,不如捐出舊愛成為別人的新歡。圖/123RF阿姆斯特丹的實驗中心如今正嘗試將亞麻、大麻、木頭、再生鋁等材料組合成新的建築配方,並用模組模式設計出新建築,加強建築物的壽命。朝向目標全球動起來這兩個國家的城市轉型行動,在在顯示改變是可能的、也是必須的,各國都應該動起來,勇敢迎向挑戰,積極調整國民既有的消費模式,導入永續經濟,以確保後代子孫能享有相同甚至更豐富的資源,健康幸福的成長。然而這個目標,需要集結所有人的力量。聯合國為了呼籲全球人民積極參與2050的永續發展目標,特別在聯合國大會設立了一個「人民的座位」(The People’s Seat),象徵一切努力是以全球人民的最高權益和福祉為考量。躺平族也能發揮力量一般人可能會被永續目標的遠大志向所震撼,認為以個人之力解決氣候問題、改善海洋汙染、結束貧窮和不公不義……實在太過艱難,偉大的目標應該由各國政府、國際組織與影響力強大的企業家來領軍,個人力量太渺小了,與其做白工,不如「躺平」。各國都在積極研發100%天然、節能、散熱佳、環保的永續未來屋。圖/Huchler但其實,「躺平」也有躺平的行動方法。聯合國曾明確指出,就算是全世界最懶惰的人,都能對世界有所貢獻。為了證明所言不虛,聯合國列出了4個環境,分別為:可以在沙發上、家裡、屋外、工作中做的事。證明人們能夠在任何情境下,輕輕鬆鬆地「躺平」完成永續目標。 隨手順便做都能貢獻人們能在沙發上,用手機分享氣候與平權議題的相關文章給親朋好友;把暫時不使用的電器電源關掉;隨時關注當地與全球新聞。在家裡,讓頭髮跟衣服自然乾燥;洗衣機裝滿衣服才啟動;以淋浴替代泡澡;少吃肉類多吃全食物;做好塑膠與紙張回收;選擇較節能的燈具等。在室外,支持購買當地當季產品;用購物清單減少衝動購買;多使用大眾交通工具;少用餐巾紙或家庭用紙;支持永續消費;捐出不需要的東西成為別人的新歡以代替丟棄。在工作中,多輔導年輕人及給年輕人機會;支持同工同酬;確保公司和有環保意識及永續行動,且保障勞工安全的供應商(客戶)合作等。圖/123RF聯合國為懶人寫指南聯合國甚至書寫了《拯救世界的懶人指南》(The Lazy Person’s Guide to Saving the World),若有興趣觀看其內容和作法,可以到聯合國官網上了解更多細節。如果還想更積極展開行動,AWorld開發了一款手機軟體「現在行動」(Act Now)則是一個值得參考的工具。它把聯合國鼓勵人們能為永續目標採取的行動,按類型設計成不同的小任務,並把結果量化,方便使用者追蹤他所做的小小行動,究竟為環境帶來哪些幫助?譬如節省了多少二氧化碳、水資源和電力能源……出錢出人點滴見希望「現在行動」還提供了教育課程、團體挑戰與小測驗,幫助所有好學的使用者能更快上手,深入了解每個目標與行動最後的意義,進而協助普羅大眾,與親朋好友分享,為世界帶來更多的改變。無論是捐獻金錢、奉獻時間,或是奉行節能簡約生活,只要一點一滴的做,傷痕累累的地球,總有得到喘息康復的一天。換言之,無論怎麼做,只要立即開始,就能看見希望!圖/123RF案例1地中海清潔計畫只要參加計畫,漁民每月可獲得200歐元獎勵。右1為發起人Lefteris Arabakis。圖/123RF希臘漁民Lefteris Arabakis發現地中海有大量的海洋垃圾,其中主要是塑料垃圾。為了拯救地中海,守護海洋生態,他在柯林頓基金會的協助下,成立全國第一所傳授永續漁業技巧的學校,同時啟動地中海清潔計畫(簡稱MCU) 。MCU前後培訓了1300位分布於22個港口的漁民,組織漁船大規模清理地中海中的垃圾,也鼓勵漁民盡量更新船上可使用的魚網跟繩索,不要無故丟棄器材。計畫實施不到兩年,已有229艘漁船加入,每年清除20萬公斤的海洋垃圾──其中40%的塑料被製為地毯、T-shirt和襪子。此一計畫也為漁民增加收入──只要加入清潔隊,漁民每個月可獲得200歐元的報酬。由於計畫大獲成功,團隊已加速在義大利、肯亞、印度等國拓展,希望把MCU的模式複制到東南亞沿岸社區,希望能優化當地社會與海洋環境。案例2塞爾維亞的液態樹塞爾維亞科學家研製出「液態樹」,以解決城市空氣汙染問題。圖/LIQUID 3長期受霧霾所苦的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位於歐洲汙染最嚴重的大型燃煤發電廠旁,被迫成為世界第5大汙染城市。然而,高達6成的塞爾維亞人住在這座城市中,惡劣的空氣品質對居民健康造成極大危險。塞爾維亞生物物理學權威Ivan Spasojevié博士,開發了一種「液態樹」的新型態空氣淨化工具,藉由600公升水箱中的淡水藻類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效能媲美兩棵樹齡10年樹木,或200平方公尺大草坪,效率為一般樹木的10倍至50倍。van Spasojevié和其團隊表示,LIQUID 3並非要取代造林,而是彌補空間不足以植樹的城市區域。圖/聯合國開發總署值得一提的是,藻類對重金屬的抵抗力比樹木更強,也能更有效的改善城市中的空氣品質。Ivan更指出,「液態樹」的淨化功能不局限於空氣,還可以用在廢水、生物燃料與工廠廢物處理上。「液態樹」種植計畫已獲塞爾維亞政府支持,而其創新實用的設計,也被聯合國開發總署、環境保護部等組織評選全球11種最佳創新與氣候智慧解決方案之一。 前一篇文章 台灣不能再瘦了! 造林保護消失的國土 下一篇文章 極端氣候災難 遍布6大洲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號誌 夏日減秒因應 未來建築潮流 和小生物當鄰居倫敦空汙地址 改變歐洲房價網購減碳 從包裝循環利用做起 作者其他文章生態永續廁所 成乾旱國 文化遺產 荒野高峰救星幸運小鐵魚與小葉子 讓缺鐵症在世界消失尼日荒地造林 喚回富饒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