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吃麻油 功效、禁忌一次看 |2023.12.28 語音朗讀 190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冬天進補許多人會選擇吃麻油料理,雖然麻油好處多,但仍有許多食用禁忌應留意,才能補得美味又健康。圖/123RF 【本報台北訊】冬天進補許多人會選擇吃麻油料理,雖然麻油好處多,但仍有許多食用禁忌應留意,才能補得美味又健康;選購麻油時,則要注意其色澤和香氣。麻油製作方法「麻油」是以芝麻為原料提煉而成的食用油,純芝麻油香氣濃郁、回甘,因此也被許多人用來料理或調味。許多人容易將麻油與香油搞混,然而麻油其實分為黑麻油、白麻油及香油,不論色澤、香氣、製作方法都不相同。白麻油:食用以白芝麻為主,焙炒約1、2分熟,磨成漿後加入沸騰熱水,將香味釋出昇華再分離,其顏色、氣味都比較清爽。黑麻油:藥用以黑芝麻為主,黑麻油要將黑芝麻焙炒至7、8分熟,製成黑芝麻餅塊再進行壓榨製油,因此顏色較深、口味較重。香油:香油顏色呈淡茶色,多使用低溫焙炒的方式,由於是輕度烘炒,味道更清香。麻油是以芝麻為原料提煉而成的食用油。圖為製做香油過程。圖/新華社麻油功效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指出,芝麻油是最好的三大油品之一。幸福翰醫堂中醫診所中醫師陳信宏於個人部落格分享,麻油性味屬甘、平,是非常溫和的食材,同時還能潤燥滑腸、滋養肝腎,對於病後或體質虛弱者有滋補功效。陳信宏呼籲,雖然麻油性甘、平,但是在食用麻油料理上還是要看個人體質,一般人總認為「麻油偏溫燥」,是因為麻油料理多將麻油熱煸乾薑,且另加入其他調味料所致,麻油其實不燥且對身體很好。麻油性甘、平,還能潤燥滑腸、滋養肝腎。圖為麻油猴頭菇。 圖/黑橋牌提供麻油禁忌麻油好處很多,但要小心添加麻油的「進補食品」背後隱藏的健康危機;昌盛堂中醫診所中醫師黃玉芬在臉書指出,市面上許多麻油進補品,為追求美味會再添加其他祕方,以增加色、香、味。她指出,燥熱體質的人不建議服用麻油食品,因為吃多易長膿痘、流鼻血、嘴破、口臭及便祕等;其他像是孕婦、產後惡露不止、5歲以下孩童、腎臟功能不佳、痛風與三高族群也要格外留意。此外,人工流產做小月子,忌吃麻油補身體;小產後需要嚴格調理,麻油、含酒的藥膳等食物都不適合多吃,甚至排惡露期也不要碰,必須等到惡露排乾淨後,若有虛寒現象才能酌量食用。麻油挑選方法民眾選購麻油時,應觀察其色澤,品質佳者較透光、清澈;好的麻油會散發自然香氣,帶有花生香或其他味道,甚至是油耗味,即可能是有混合其他油品,一般品質好的麻油不會有油膩感或苦味。資料來源:有食譜》黑麻油、白麻油差別?一文搞懂麻油功效、禁忌、挑選3關鍵選購麻油時,則要注意其色澤和香氣。圖為養生麻油砂鍋。圖/資料照片 前一篇文章 乳製品恐有健康風險 維根飲食可取代 下一篇文章 【異鄉食情】妃樂酥皮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菜根香】暖心乾豆莢 媽媽的好滋味【節氣養生】護心健腦 可可黃豆漿【蔬食百味】四喜烤麩【純植生活】涼拌蘆筍【賣菜郎說菜經】麻竹筍 鮮嫩正對時【點心時間】粉紅草莓大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