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聽中心「田中絹代」專題 看「昭和女神」變「女力導演」

曹麗蕙 |2023.12.27
446觀看次
字級
田中絹代的導演作品主打女性原著、女性議題、女性編導,並獻給女性觀眾,成為畫時代的女力創作者。圖為田中絹代執導《戀文》(1953年)工作照。圖/((c)Kokusai Hoei co.,ltd.)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家影視聽中心明年元月將推出「映画一代女:田中絹代」專題,帶台灣觀眾回顧這位日本大銀幕「昭和女神」與初代女力導演。田中絹代(1909-1977)最初以演員身分出道,演藝生涯出演的作品數高達258部,後來不顧恩師溝口健二的反對轉職成為導演,一輩子無畏輿論追逐電影夢。

影視聽中心表示,田中投身電影圈多久,就乘載多少當時社會對女性的幻想與期待。她14歲就演出第一部電影,詮釋過的角色包羅萬象,有鄰家少女、慈母,也有娼妓和地方主公的小妾,成為彼時大銀幕「大和撫子」的代名詞,是群眾心中無可取代的清純偶像。

但1949年田中絹代出訪好萊塢後,因洋化裝扮、對鏡頭拋飛吻的「美國化」動作導致「人設坍塌」,引起群眾不滿,隔年推出愛情片更被媒體無情嘲諷「老醜」大崩壞,步入中年遭受的歧視負評猛烈,卻也推動她帶著獨樹一幟的女性觀點踏上導演之路,成為戰後日本黃金電影年代唯一活躍的女性導演,為影史寫下不凡的一頁。

田中絹代(圖右)在1924年演出第一部電影,此後詮釋過的角色包羅萬象,成為彼時大銀幕「大和撫子」的傳統女性代名詞。圖為《母親》劇照。圖/(Okaasan © 1952 Toho Co., Ltd)

田中43歲時中年轉職成為導演,透過影像形塑出兼具寫實與浪漫的東方女性視角。她找來田中澄江、和田夏十等知名女編劇合作,描繪戰後女性的情感掙扎,關注不同年代和社會階層的女性,萃取她們的生命經驗,編織出多樣而獨特的女性群像。影視聽中心表示,田中導演的作品主打女性原著、女性議題、女性編導,並獻給女性觀眾,成為畫時代的女力創作者。

1976年田中罹患惡性腦瘤逐漸喪失視力,她仍半開玩笑地說:「即使我失明了,還有什麼電影角色可以演嗎?」國家影視聽中心為致敬這位在死神面前仍一心嚮往電影的創作者,策畫「映画一代女:田中絹代」專題,不僅完整放映田中絹代《戀文》、《月昇物語》等六部導演作品,更精選多位大師如小津安二郎、成瀨巳喜男、溝口健二與她合作的經典,包括榮獲威尼斯影展國際獎的《西鶴一代女》、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並讓田中絹代榮膺柏林影后的《望鄉》等,讓觀眾能從演員與導演的角度,對照田中對於自身銀幕形象的細緻反思,更可窺見她不遜於演員生涯的出色導演功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