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傳騏發想下,他將歷史發展、客家精神、美術歷史相互串聯,結合日本藏壁畫與歐洲學院派寫實風格,巧妙以春、夏、秋、冬來比喻人生四季,用畫筆一筆一畫細膩勾勒出地方特色。圖/苗栗縣府
【記者羅智華苗栗報導】旅法藝術家用彩繪為地方說故事!從法國返台回到苗栗定居的藝術家于傳騏賢伉儷,發揮所長用壁畫創作凝聚社區共識,以畫筆打造唯美「紫晴園」,不只為地方藝術扎根,吸引當地居民加入共同創作行列,亦展現在地獨特人文風情。
前年來到苗栗公館鄉定居的于傳騏、黃淑女,有感於當地擁有豐富自然景觀,但因環境缺乏整理而影響整體視覺,經村長引薦與溝通,獲得土地產權所有人同意開放做為公共空間使用,決定運用藝術專長為地方創生貢獻心力。
畢業於大學美術系的于傳騏,熱衷山水藝術創作、曾旅居法國,擅長以山川景致、四季風光等自然景色為主題的他,將傳統與新意交織於彩墨之間,曾出版《四季風華:于傳騏彩墨精選集》、《南島行旅-于傳騏台灣百景圖畫輯》等畫輯,獲藝文界好評。
在于傳騏發想下,他將歷史發展、客家精神、美術歷史相互串聯,結合日本藏壁畫與歐洲學院派寫實風格,巧妙以春、夏、秋、冬來比喻人生四季,用畫筆一筆一畫細膩勾勒出地方特色,內容包含代表附近住家姓氏的堂號、象徵客家婦女勤儉精神的白鷺和藍鵲、以及繼往開來的孔雀開屏等、寓意深遠。
這次回到故鄉,于傳騏希望能拋磚引玉,喚起在地大眾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意識,如同壁畫中呈現的四季變化,代表人生過程與客家精神,也傳遞先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打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