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灣最有錢的三十人,繳的稅還不到年收入的百分之十,而根據上市櫃資料,九十六年度的一千零八家賺錢企業中,有九十三家不用繳稅,部分企業甚至還可退稅。
雖然眾人皆知台灣的稅制不公不義,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還主張「窮人減稅,富人增稅」,但這個議題牽涉頗廣,部分大企業家支持,部分有保留,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直言:「減稅才能吸引投資人,連美國都在減稅,相信稅制改革不是一句話就可以解決的。」
的確,企業家未必都是為富不仁,尤其大型企業如果經營不善,甚至倒閉,受影響的絕對不止老闆,還有數千甚至數萬員工,看看最近的遠東航空,姑且不管禍首如何,員工領不到薪水,投訴無門,由此可知,追求稅制公平、合理課徵富人的稅時,也應避免打擊投資意願。
專家指出,政府課不到企業的稅,部分因素是促進產業條例有過多的「租稅減免」措施,因此,即將召開的行政院賦改會,第一階段就是鎖定促進產業條例「落日」。
台大教授更提出「單一稅率制」的租稅制度,主張在促產條例全面落日後,將營所稅、綜所稅率調降至百分之二十以下,以取代較高累進稅率,這位教授認為,單一稅率制能簡化稅制,更能減輕民眾及企業租稅負擔,提升就業與投資誘因,有助於經濟成長。
賦改會也將檢討調降營所稅、調高綜所稅扣免稅額,預計明年六月修法完成,這應是已考慮到類似「單一稅率制」,至於開徵能源稅、調降遺贈稅、負所得稅等,納為第二階段議題,也頗有從長計議、避免影響投資意願的味道。
不過,採取單一稅率雖然理想,但重點其實在稅基而不是稅率,也就是說,要用「調降稅率」換取「擴大稅基」,否則所得稅稅率調降,租稅減免優惠仍存在,政府將兩頭損失,因此必須堅持促進產業條例「落日」。
有學者說:「這次稅改是測試不願繳稅的有錢人,會不會拿出良心來。」的確,一毛錢所得稅都逃不掉的廣大納稅人,都在等著看。
張企發(台北市/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