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遲遲】昭陵六駿‧颯露紫

文/葉含氤 |2023.12.20
751觀看次
字級
碑林博物館昭陵六駿石刻之一「颯露紫」 圖/葉含氤
碑林博物館石刻館外的拴馬樁 圖/葉含氤

文/葉含氤

在西安總是會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撞到心底,就像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他墓中祭台兩方的牆壁上,雕刻了六匹跟著李世民四處征戰的駿馬,每一匹馬都有名字,各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青騅、颯露紫。我想說的,是「颯露紫」。

這名字是李世民取的。颯露,突厥語「砂鉢略」的諧音,意思是勇敢的戰士。颯露紫,即紫色的勇士。

那年李世民才二十出頭,意氣正發,風華正茂。颯露紫一路跟隨李世民,從太原出發,攀越秦嶺山脈,跨過關中平原,橫渡滾滾黃河,直到在這蒼茫的邙山。

李世民在山頂上,望向南方的洛陽城,胸中有雄才韜略,有豪情壯志,思考著如何擊破王世充的軍隊。王世充廢掉隋朝皇泰主,自立為帝,國號大鄭,擁兵數萬堅守洛陽,而李世民的軍隊只有千餘騎兵。洛陽,是唐軍統一天下的最大障礙。當時李世民親自到邙山探測敵情,為避免行跡暴露,只帶二十名士兵隨行。李世民知道,唯有攻下洛陽,才能一路向南,結束這亂世。

正當李世民專心觀察敵情時,颯露紫突然嘶叫起來,這是以前不曾發生的事,身經百戰的颯露紫知道在偵測時應當靜默,除非有危急情況。李世民警覺地查看四周,忽地一瞬數十支飛箭如雨般射來,颯露紫敏捷地跳到高處,避開了飛箭,而身旁數匹馬與士兵皆已中箭,有的跌落山澗中,有的俯臥大石上。敵騎悄悄圍合,颯露紫奮力掙脫重圍往山下衝去。這裡不是一馬平川的草原,而是陡峭的山石,但牠依然拚盡全力,跳躍在這崎磊嶇岩間,只想保護牠的主人。牠忍著臀上與大腿中箭的疼痛,直到一支利箭穿透牠的前胸,即使如此牠還是奮力前行,沒有止步,就在奔馳之間,牠大概感知到已臨近生命終點,於是昂首發出一陣震徹山林的長鳴。

此時被沖散的唐軍軍官丘行恭聽到颯露紫的嘶鳴,尋聲衝到李世民身邊,旋即下馬,將自己的坐騎讓給李世民。他則牽著受傷的颯露紫與李世民並肩作戰,最終殺出重圍,回到營地。

一入營地,李世民找來軍醫救治颯露紫,颯露紫的皮毛已染成絢麗斑斕的色彩,牠的清澈的眼睛哀傷地望向李世民,似乎想說著什麼,也許是欣慰,也許是遺憾,也許是我們人類無法感知的複雜情緒。直到此刻,牠依然像勇士般地立著,沒有倒下。李世民撫著牠的馬背,流下痛楚的淚水。丘行恭走到颯露紫身邊,抱了一下颯露紫,輕輕地跟李世民說:「讓牠回到草原吧!那裡沒有戰爭,沒有痛苦。」李世民含淚點點頭。丘行恭到馬前拔出颯露紫胸前的長箭。颯露紫沒有鳴叫,只是緩緩地倒了下去。

李世民沒有忘記這一幕,在他統一天下之後,命畫師閻立本畫下這場景。閻立本描繪出颯露紫身上雖有幾處箭傷,卻依然凜凜的神采。李世民與丘行恭看到這幅畫後驚愕非常,他們彷彿看見颯露紫再次奔騰而來。這幅畫也勾勒了丘行恭俯首拔箭,眼神不捨的神態。後來,李世民下令閻立本將這幅畫雕成石像,永遠伴隨自己。

颯露紫,也是昭陵六駿中唯一一座刻有人像的石雕。

六駿在唐太宗的昭陵安靜地鎮守了千年,卻在一九一四年軍閥亂戰時期,其中兩駿——颯露紫與拳毛騧,被文物販子砸碎盜賣給美國的商人,現藏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碑林博物館所藏的六駿浮雕,除了颯露紫與拳毛騧是石刻完整的複製品之外,其餘四駿身上都有殘損碎痕,因為那時這四駿也被分裂成數塊,正準備盜賣到他國,所幸被攔截下來,如今它們依然安守在西安。

颯露紫在危難之際英勇忠貞地護衛著牠的主人,如此有情。而李世民更為他的六匹戰駒一一命名,讓人與馬,自屬從的上下關係,進而為朋友的平等關係,這是前無古人的事。西漢霍去病墓前「馬踏匈奴」的馬,沒有名字;甘肅出土的東漢「馬踏飛燕」的馬,也沒有名字;唯獨昭陵六駿,留下了名字。

戰爭的殘酷讓人唏噓,而歷史的波瀾總是此起彼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