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巫登益當代藝術園區 文/丹青 |2023.12.20 語音朗讀 91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晚清燕尾樓。圖/丹青藝術園區內的百年樟樹。圖/丹青石壁迴廊。圖/丹青 文/丹青淡水真理大學附近的古蹟園區,今年又增添了一間頗具建築之美的巫登益美術館,並含納了一座晚清燕尾屋頂的紅磚房及建於日治時期的小木屋閣樓,再加上廣大庭院、老樹、觀海台等景觀,合而為「巫登益當代藝術園區」,是民眾欣賞古蹟建築和藝術作品的好地方。巫登益是一九五一年生於台灣埔里的藝術家,投入繪畫創作已六十年,青年時期就榮獲台灣藝術界大獎陸光美展首獎。他專注於「當代彩墨」,並遊歷四方,體會過大山大海的自然氣勢,故創作中頗多山水長幅巨作,如〈巫山萬象圖〉、〈江山帝景〉、〈台灣攬勝圖〉等,均是拍賣會中的高價品。巫登益原本於台北一○一大樓創建巫登益美術館,並聘請藝術家蔡俊章擔任首任館長,但因出入受到管制,民眾賞畫其實並不方便。後來發現淡水真理大學建於一八七五年的「教士會館」,已閒置多年未使用,乃決定以BOT方式承租這棟樓房,加以修繕後做為新的美術館基地。原教士會館乃兩棟相鄰的白堊洋樓,是馬偕博士為來台宣教士親自設計督建的宿舍,採西班牙式岩石壁材建築風格,屋架及地板則取自廈門福杉,可防腐朽,且室內皆有壁爐。因白色外觀,當時被稱作「馬偕小白宮」,宣教士馬雅各、吳威廉等皆先後居住過此處。二戰後曾租給英商德記洋行,加蓋成兩層樓,後改名「教士會館」。巫登益當代藝術園區除原本的教士會館,還包括一座從未對外開放的晚清燕尾紅磚樓(白堊洋樓未建好前馬偕博士暫居地,後來作為倉儲之用),這次也整修成為美術館的文創展示小店。另一棟則是日治時期加建的兩層木屋閣樓,取名為「白日閣」,二樓的四面窗可遠眺觀音山及淡水河,樓下則做為演講廳及研習教室。此外,原本教士會館即有一座大庭園及一株百年老樟樹,枝葉繁茂,樹蔭幾乎覆蓋半個庭院。美術館亦在此增建一觀景平台作為休憩空間,取名「藝術美院」,可觀看淡水河景及庭院風光。巫登益當代藝術園區,包括了美術館、清代建築、日式建築及庭園藝術之美,廊道燈飾造形優美,亦隨處有沙發、座椅可供休息、賞畫。美術館日後將陸續舉辦各項展覽或研習會,期望成為台灣本土藝術與世界交流的平台,發揚當代彩墨藝術的魅力與價值。 前一篇文章 【善惡練習題】無私嫁女 下一篇文章 長期徵文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2025.11.0104【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2025.11.0205【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2025.11.0106【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62025.11.0207【看人間】老人應要活得快樂,而不是活得合理2025.11.0408社論--做自己的數位主人2025.11.0209盧世祥 以金繕工藝圓滿人間愛2025.11.0110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2025.11.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優游藝林】布拉格慕夏美術館 【走讀城鄉】穿越紙廠時空 ──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島嶼拼圖】乘著秋風入寶山: 走訪漯底山自然公園【苦中生蓮──范佐伊新媒體藝術展】卑溼汙泥乃生此花【翰墨天地】說事後話猶恐當局者迷【古堡麗影】倫敦塔:英國千年歷史活教材 作者其他文章【走讀城鄉】穿越紙廠時空 ──中興文化創意園區【走讀城鄉】 從台北機廠到國家鐵道博物館【走讀城鄉】 多元藝術大師楊英風及其美術館【走讀城鄉】從圓山別莊、台北故事館到圓山別邸【走讀城鄉】台灣文學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