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右)與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交換合作協議約本。圖/國家圖書館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為推動國家圖書館南部分館—台灣出版產業博物館,國圖與遠流出版公司昨(18日)天,舉行「出版史料典藏及數位化合作協議簽約及歷年出版圖書捐贈典禮」,由國圖館長曾淑賢與遠流董事長王榮文,簽署出版史料典藏及數位化合作協議,王榮文並將該公司歷年出版約八千冊圖書,全數捐贈給國圖典藏。
教育部次長林明裕致詞時表示,遠流這次的出版史料與歷年圖書捐贈,是台灣出版產業博物館首次收到出版界系統性的出版捐贈,並透過數位化合作協議的簽署,讓遠流所保存的眾多重要出版史料,可成為未來學界及有志研究台灣出版者的研究題材。國圖南部分館目前進度已達四分之一,有了遠流的協助,滋養南部的知識養份,是教育界、文化界、出版界合力創造的福祉,也期盼台灣出版產業博物館的誕生。
曾淑賢致詞時表示,感謝遠流歷年圖書捐贈,以及未來也將持續捐贈。國圖南部分館在行政院及教育部的支持下,量體大於目前的國家圖書館,尤其聯合典藏中心將可存放1千5百萬冊的圖書,期盼讓出版界的努力,經由國圖的典藏而產生知識競爭力。
曾淑賢說,在出版史料層面,出版界與作家往來書信與豐富而整理有序的行銷資料,可成為重要的研究基礎,希望未來國圖相關典藏有助於出版產業的研究,並在國圖實體與數位的呈現,讓國內外的研究者可瞭解台灣出版產業的能量與貢獻。
王榮文表示,有感於出版產業的歷史應妥善保存,而不僅是保存作家的史料,想留下更多的出版歷史故事。例如1995年遠流首創民間出版社為國家元首出版圖書而進行的新書發表會,及1998年11月為金庸辦理國際學術研討會,都在國圖的國際會議廳進行,相關的出版與行銷有太多的故事值得紀錄保存,可以看到時代的變化。
王榮文說,以這次捐給國圖的資料為例,在報禁時代的報紙行銷廣告,可為有志研究者深入探索。出版社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挑戰,知識的傳承也隨時代而變。他希望國圖的台灣出版產業博物館可以經營得有聲有色,也希望出版界能共襄盛舉,為南部的重要文化建設發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