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的山與松
圖/葉含氤
華山東峰的下棋亭
圖/葉含氤
文/葉含氤
上華山前,網路上有人提醒,吃的喝的,最好從山下帶上去,愈往山上,東西愈貴。當時我單純的以為,貴,是為了賺遊客錢吧。但當我在途中看見幾位年約五六十歲的男人,踩著沉重的步履,用一根扁擔肩負著兩大箱瓶裝水往山上走時,我才意識到,在沒有馬路,沒有車輛貨運的情況下,哪怕只是一瓶幾塊錢的水,都來之不易。
不僅僅是物資,山上幾乎找不到生活用水,洗手只能靠溼紙巾,而廁所也多為旱廁,也有人叮嚀,能不上廁所就不要上。
整座華山,除了幾座道觀、幾處賣簡單食物的小攤販之外,只有山徑、山稜、崖壁、林木之類的原生態。進了山區,必須與物質享受脫鉤。
那麼,到華山有「享受」嗎?有的,那是另外一種,是在歷經身體的不舒適之後,昇華的精神享受。
華山五峰,西峰是第二高峰,因為貌似蓮花,又稱蓮花峰。峰頂是一個相對平整的花崗岩高台。那日我大約午時攀上西峰,日光明晃晃但不熱,高台上許多人在海拔座標處輪流拍照。西峰,兩千多公尺,是華山五峰中最深的山。站在峰頂瞭望天下,群山層遞綿延,有一覽眾山小的高亢之姿。是日天晴,天藍雲熙,山間沒有雲霧,偶有幾陣微風吹拂。
我從西峰下來,再走往其他山峰,我的順序是西南中東北。沿途有指標,也有山客,故不怕迷路,但每爬一座山峰,都要上山與下山,如此反覆,若說不累,那是逞能。
南峰最高,但與其他峰相比,反倒是容易爬的。最難爬的是中峰,因為它有一段逾十公尺的雲梯,那是需要手腳並用的垂直石梯。我到華山前三周,這段雲梯曾發生一個意外。當時還是暑假,一名女大學生爬到一半時突然往下看,大概看到那高度太嚇人,忽地手腿一軟,從中段跌落了下來,幸好她被後面幾個大男生接住了,只是虛驚。事後園區擔心危險,將這段雲梯封閉了幾天,不過後來很多人反應:「我們來華山就是要爬這段雲梯的。」才又重新開放。
我到的時候,這段雲梯已恢復攀爬。而我自己在爬的時候,明白了什麼是「一鼓作氣」,也就是不要去考慮有多長,有多陡,有多難,只要雙手拉緊鐵鍊,雙腳站穩,意念專一,其實很容易就能上去。
華山五峰,西峰最美,南峰最高,中峰最險,北峰最低,而東峰最有仙氣。
東峰,又稱朝陽峰,很多人夜爬華山,為的是到東峰看日出。我雖沒有看日出,但白天走這段路是舒適的。從中峰下來,走往東峰的路況稍稍和緩平易。因為相對容易,上東峰時,沿途遊客的心情大多輕鬆無拘,時時可見笑容,有的年輕人還在狹窄的山脊上忽上忽下地玩鬧著,有別於爬其他峰的緊繃。
這樣的鬆弛怡然的狀態,頗有道家的意味。東峰有座下棋亭,傳說是趙匡胤與道士陳摶下棋的地方。那時的趙匡胤還只是後周皇帝下的一名將領,有一日他路過華山,又飢又渴,陳摶給了他桃子吃,趙匡胤身上沒有錢,陳摶說:「那你陪我下棋吧!」趙匡胤贏一局,輸一局,想藉第三局扳回一城。陳摶問:「這局總要賭些什麼吧?」此時的趙匡胤身無長物,心一急,脫口:「華山」。結果此局趙匡胤輸了。陳摶要他立文字約,趙匡胤應允。數年之後,趙匡胤成為宋朝皇帝,依諾將華山給了陳摶,還說:「華山不用交稅」。陳摶欣喜:「華山,此時起屬於我們道家了。」
下棋亭凌空獨立於嵌巉山體中,恍如仙境。壁崖上的老松疏朗而立,幹矗枝蒼葉綠,在奇峰偉巒間透著靈秀綽約。山岩與老松,湛然空明,連理天成。
於此遠眺,是天際,是山巒,是深谷,是磊磊光明的堅韌瀟灑,是豁豁敞亮的萬丈襟懷,是橫生野長的莽莽豪情。那些雞腸鳥肚的彎彎繞繞,小家碧玉的惆悵閒情,在這裡都會消泯。
離開東峰走往北峰時,迎面有人問:「到東峰還要多久?」跟在我後面的人熱情回應:「快到了快到了。」聽到時,我暗自笑一下,因為我是過來人,這個「快到了」,可能還要「爬」一小時呢!但是應答的人總是善良,總是給人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