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海角七號 造夢者

文/林一平 |2023.12.12
1315觀看次
字級
圖一:作者夫妻與《海角七號造夢者》看板。圖/林一平
圖二:作者繪歌德。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2023年11月我和太太到台北城市舞台觀賞《海角七號造夢者》音樂劇(圖一)。此劇敘述電影《海角七號(Cape No. 7)》製作時的幕後故事。這部電影在2008年上映時轟動台灣,締造5.3億票房冠軍。

音樂劇呈現出歡樂中的一絲無奈。它傳達的訊息是一群跟隨導演的工作人員,不僅追逐夢想,還積極地創造夢想。劇中的角色包括一位不得志的導演、一位無法找到資金的製片、一位擔心破產的妻子、一位無法發行唱片的男歌手、一位走投無路的女演員,以及一群領不到薪水的工作人員。音樂劇敘述這群魯蛇者聯盟,如何在逆境造夢,創造奇蹟。

我一直記住《海角七號》的一句台詞:「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祈求心愛之人不要離去。電影中重複以〈野玫瑰(Heidenroeslein)〉這首歌強調這句話。

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是在18歲時譜了〈野玫瑰〉曲。當年他遇見一位穿著破舊的小孩,要出售一本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1749—1832;圖二)的詩集。舒伯特同情小孩,以身上所有的錢交換了那本書。當他翻到〈野玫瑰〉這首詩時,優美的旋律浮現腦中,急忙寫下音符。舒伯特看透歌德的內心狀態,在旋律氣氛明朗的歌曲中加入了人生悲劇的內含。譜完曲後,並未以樂器試奏,因為舒伯特太窮,沒錢買樂器在家中演奏。

歌德詩中的野玫瑰象徵著年輕的少女,她嘗試保衛自己,拒絕了少年的追求,最後仍被摘取。歌詞分為三段:第一段是男孩「看見」紅玫瑰;第二段是男孩「想要」紅玫瑰;第三段男孩「採摘」紅玫瑰。

1770年,歌德在特拉斯堡結識了少女布麗昂 (Friederike Brion),一場難忘的邂逅後,女孩祈求「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摘花的歌德卻棄女離去,留下傷心的女孩終身未嫁。歌德因此創作〈野玫瑰〉這首詩,自述無情殘酷。有許多音樂家為歌德的〈野玫瑰〉譜曲,而以舒伯特譜的音樂旋律最為著名。

音樂劇並未演唱〈野玫瑰〉這首歌,但很明顯地暗示,女演員在演戲的過程對男演員產生的情愫,希望演完戲後還能在一起。我由衷期待,有情人終成眷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