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承認 等了1 世紀

◎吳佳珍  |2008.06.14
966觀看次
字級

「我的眼淚流個不停…這個淚,是為了在痛苦歷史中,堅忍度過苦難歲月的祖先流的,今後我們會繼續努力!」

日本愛奴族 終於有身分

等了140年,日本少數民族「愛奴族」終於獲得名分,首次由政府正式承認為日本的「原住民族」,揭開歷史新的一頁。6日國會一致表決通過後,一直為推動此決議奔走的「北海道UTARI協會」理事長加藤忠,老淚縱橫地說出上面那段話。

日本自1868年明治維新以來,一直以「單一民族國家」自居,不承認原住民的存在,並採行同化政策,強迫放棄原有語言、文化,試圖使大和民族以外的族群滅亡。儘管後來政府於1997年制訂了「愛奴文化振興法」,依舊未言明其原住民身分,使得愛奴族長久以來不斷遭受歧視,被迫陷入貧窮的處境。

直到去年9月,聯合國表決「原住民族權利宣言」,日本也投了贊成票,終於為愛奴族帶來一道曙光。

再加上今年7月由日本主辦的G8高峰會議,將在愛奴族主要居住地北海道舉行,政府迫於「外壓」承認其原住民身分。此舉雖只具象徵意義,但為愛奴族開啟謀求經濟援助的途徑,可謂踏出了關鍵的一步。

澳加原住民 遲來的道歉

隨著民智漸開,各國政府近年來逐漸重視基本人權的保障,並試圖彌補過去不公不義的行為。除了日本愛奴族等了1個世紀的「承認」,澳洲及加拿大兩地的原住民也在今年等到了政府的「道歉」。

加拿大在1870年代到1970年代的100年間,約15萬印第安、因紐特與馬帝斯族的原住民兒童被迫離開父母,送到專為「同化原住民」設立的寄宿學校,接受主流文化、語言與價值觀的教育,實際上卻是同化並毀滅其文化。

原住民學童在學校裡被稱為「豬」、「狗」,若使用母語就會挨揍。當時身心受虐、甚至遭到性侵害的原住民,如今仍在世的8萬人中,有些甚至需以吸食毒品和酗酒來忘卻痛苦。

同樣地,為連根拔除原住民意識,澳洲自20世紀初到70年代初期實行「白澳政策」,有將近3分之1原住民兒童,被強行帶離父母身邊,轉由白人寄養家庭或社福機構撫養,或送到白人學校寄宿,飽嘗骨肉分離之苦。

兩國政府終於在今年「正式」承認那段黑暗的過去,澳洲總理陸克文、加拿大總理哈柏分別於2月及本月11日公開表達歉意。

遲來的道歉與承認,或許更具象徵意義,但卻是道德勇氣的承擔。除藉此化解原住民與主流社會間的隔閡外,也再次喚起人們對於原住民問題的關注,並獲得正確認識。盼今後能還給所有曾經流淚、流血、飽受痛苦的原住民們應有的尊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