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維賢
上中學那些年,覺得整日念教科書太枯燥無趣,總飢渴地尋找課外讀物生吞活剝,《玉梨魂》就是這樣被發現夾在老爸的案頭書中。
悄悄拿取藏在腰間,溜到又臭又暗的教師宿舍的公廁打開,看一段落再躡手躡腳放回去,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兩次之後,它竟然消失於桌上,顯然我鬼祟的行徑早就被盯梢。貌似憨厚的老爸,想出了這個釜底抽薪的絕招,其實並不「憨」!
大學修了巴壺天老師的駢體文,想起少年時期看不懂的《玉梨魂》,到圖書館尋尋覓覓,終於再度重逢,當然要細細捧讀。
作者是徐枕亞(1889-1934),擅長用華麗的古文,描寫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此書就是他的代表作。一九一二年在《民權報》副刊連載,一九二四年改編為電影、舞台劇,創下當時小說銷售量最高的紀錄,被認為是民初鴛鴦蝴蝶派小說中,影響世人最大的作品,與張恨水的《啼笑因緣》齊名,甚至超越。
書中描寫一位青年教師何夢霞,在江蘇無錫縣的富紳崔府中任家庭教師,與崔府的守寡媳婦白梨娘相戀,兩人同處一屋卻避而不見,僅透過梨娘的兒子傳遞書信,互訴衷情。最終兩人受限於禮教,不敢結合。於是梨娘將不知情的小姑崔筠倩許配給何夢霞。
不久白梨娘為了成全他們而自戕;崔也在了解事實真相後選擇死亡;何在傷心之餘東渡日本,回國後參加武昌起義,捐軀於革命事業。
這本書,徐枕亞寫的是自己的故事,藉文字傾吐心中鬱結,只是現實生活的結局不一樣,三位主角沒那麼悲慘的下場。
全書共三十章十一萬字,用駢文、詩詞和文言散文寫就。文字清麗典雅,心理描述細膩而濃烈,餘韻纏綿不盡。在民初封建意識仍十分強大的時代,是相當具有突破性的,而且有深遠的影響。比如:帶動鴛鴦蝴蝶派的誕生、婦女解放、戀愛自主、勇於突破傳統道德的種種社會問題。
然而學者的解讀《玉梨魂》卻見仁見智。
劉半農認為它犯了空泛、肉麻、無病呻吟的毛病。
夏志清視為是深入探索當代社會與家庭制度,而以愛情和自我犧牲為主題的悲劇故事。
也有人以為此書受到《紅樓夢》和西洋小說《茶花女》的影響極大,而興起探討之風。
飄搖人間數十載的我,燈下不禁沉思。
何夢霞與白梨娘,若突破了吃人的禮教而結合,會怎樣?相處久了,婚姻的渣滓浮現,還會愛得如此深情繾綣,願為對方而死?
傳頌古今中外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有情人終成眷屬的話,兩大家族的世仇,不會給他們帶來壓力而勃谿時起嗎?
「化蝶奇緣」中的梁祝,如果兩情相悅結成連理,祝英台,一個千金小姐,吃得了貧困婆家的清苦嗎?何況還得伺候多病的丈夫。那梁山伯,時間長久,能忍得下事事好強,女權高張的祝英台嗎?
當然每個人都有作夢的權利,「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人類對愛情崇高的嚮往,所以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歌頌,它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海誓山盟,矢志不渝。尤其被阻撓的愛情,充滿思念與痴情,倍增想像力,強化吸引力,直教人死生相許!
凝溪樓主卻戳破神話,認為:愛情故事之所以美麗,是因為文字賦予它昇華的情操,說穿了,不過是男歡女愛、柴米油鹽、點燈作伴的一段平凡歷程。
是這樣嗎?
連唐朝多情的詩人李商隱也說:「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老女子不敢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