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書摘】《我們該談談人生的最後一件事》臨終病人想知道的三個問題

文/溫蒂.蜜雪兒、安娜.沃頓 譯/盧相如  |2023.11.19
429觀看次
字級
商周出版《我們該談談人生的最後一件事:善終,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圖/商周出版提供

文/溫蒂.蜜雪兒、安娜.沃頓 譯/盧相如

1963年,精神病學家約翰.辛頓(John Hinton)教授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英國人對死亡的態度。調查發現,病人往往不會被明確告知他們即將死亡;他們甚至常常不被告知自己患有癌症,因為「癌症」這個詞會讓人產生極大的恐懼。辛頓教授認為,那些無法接受死亡的人,會遭受更多的身體痛苦。

在研究過程中,他在醫院採訪了38位瀕臨死亡的人,但沒有一個人被醫護人員告知他們即將面臨死亡,儘管其中有些人的牧師曾暗示,他們即將死亡。他在《死亡》(Dying)中寫道,接受死亡可以促進「心靈的平靜」。另外,他還寫道:

「許多瀕臨死亡的人表現出他們的仁慈,在精神上也許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還高尚。他們竭盡所能地顧慮那些自己即將拋下的親人的感受,因為那些人得要承受失去他們的痛苦……他們表達自己的愛,方式既明顯又微妙。倘若在靈性和身體層面上得到幫助,大多數穩步走向死亡的人,很可能會在他們陷入永久失去意識之前,體驗到向命運臣服的平靜。」

減輕生理心理痛苦

如果死亡必須發生,漂流到永久的無意識之中聽起來不失為一種好方法。而我們確實無法避開它。在過去幾十年裡,醫療、手術和藥物方面可能取得了各種突破,但對我們所有人來說,死亡仍然是必然的結局。辛頓教授指出,他的研究揭示了臨終病人想要知道的三個問題是:死亡會拖上很久嗎?身體是否會承受嚴重的痛苦?痛苦是否會得到緩解?

儘管辛頓的研究是在1963年進行,然而,這些問題不正也是我們所有人都希望能得到答案的問題?是我們之中許多人最害怕或難以啟齒的問題?如果你無法談論死亡,你又怎麼能開始理解你的問題是什麼?正如我曾多次談到被診斷出患有失智症,以及在被診斷出患有持續惡化疾病後的生活,你不知道自己哪裡不清楚。但是,如果我們能找到一種提出問題的方式,我們也許可以減緩痛苦,而減輕心理上的痛苦,或許也能減輕生理上的痛苦。

珍視記憶永不褪色

希維婭一直是「為明天做打算、為今天而活」的典範。她同時也是我第一個去世的親密朋友。她的離去對我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儘管我們住得並不近,我們之間相隔遙遠,我仍然知道她就在我身邊。天知道大衛在他們空蕩蕩的家裡獨自踱步時是什麼感受,也不知道她的女兒們在沒有摯愛母親的幫助下如何適應。但作為朋友,我安慰自己,我相信知更鳥是逝者的靈魂。

我曾在我的著作中提到,我在希維婭死後幾天做的一個夢,我夢見一隻知更鳥飛來,停在我的手上,直視著我的眼睛,然後迅速地在我掌心裡拉了一坨屎。是的,毫無疑問,那是我的希維婭。至少這個夢境令我發笑,當我們所愛的人離開我們時,他們遺留給你的,是這些你知道對方會覺得有趣的共同笑話,或是你們曾彼此珍視的記憶。它們永不褪色,即使肉體消散。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我們該談談人生的最後一件事:善終,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