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慢性病患者常穿梭醫院不同診間,家醫科醫生建議做整合門診,免用藥及抽血重複,也節省時間。圖/Unsplash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家中長輩就醫要看5科門診!」不少家人陪伴長輩看病時發現常常一天在3、4個不同科別診間來回就醫,不僅掛號及候診不易,甚至還有重複用藥、重複抽血等情形,醫生主張做多重慢性病整合照護,以增加便利性。
台灣將步入超高齡社會,患有多重慢性病的長輩增加,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約有84.7%逾65歲長者有1項以上的慢性疾病,42.8%的長者有3項以上慢性疾病。
長輩多重疾病就醫常要透過家屬或看護陪伴,不僅要在不同診間來回穿梭,也要花費很多時間,頻繁就醫或回診也讓病人和家屬身心疲憊。
高雄市大同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沈政廷今(11/15)日指出,一名92歲的王爺爺,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巴金森氏症、攝護腺肥大、慢性腎臟病、糖尿病等疾病等,王男常在醫院的心臟內科、新陳代謝科、神經內科、泌尿科、腎臟內科等科別就醫。
陪同王男就醫的親人到家醫科門診諮詢,提及爺爺住在2樓,考量爬樓梯的不便,回診前還要租借爬梯機才能讓長輩下樓,盼醫院協助做整合門診就醫。
沈政廷指出,家醫科除做第一線臨床照護,也提供慢性疾病管理和後續追蹤,民眾如有多重慢性疾病,家醫科可協助整合性照護。
醫生指出,多重慢性病的整合照護有助於減少同類型用藥重複、避免不同藥物副作用,也能減少患者重複抽血,尤其還能搭配居家醫療訪視服務。
沈政廷說,透過整合照護統整就醫次數也提高病人的便利和就醫效率,如果有其必要,也會協助轉介專科門診;尤其,還能搭配居家醫療,減少高齡或行動較不便者往返醫院求診的不便和時間耗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