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愛協會 揮別憂鬱散播愛 文/酉方 |2023.10.28 語音朗讀 135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肯愛透過運動、手作等方式關懷陪伴住進機構、失智長輩情緒減壓。圖/肯愛協會提供肯愛培訓忘憂路隊長志工,協助弱勢族群陪伴忘憂,成為肯愛情緒教育志工。圖/肯愛協會提供阿公阿嬤順著節奏練鼓,用音樂療癒身心。圖/肯愛協會提供肯愛協會海端書屋,協助部落脆弱家庭貧童在課後有念書安親的地方,也能享有一頓飽餐。圖/肯愛協會提供肯愛協會為台東海端脆弱家庭貧童舉辦原住民文化傳承工作坊,增加兒童自我認同。圖/肯愛協會提供圖/肯愛協會提供肯愛協會祕書長蘇禾(右1)與員工合影。圖/肯愛協會提供孩子是小雲媽的天使,給她活下去的動力。圖/肯愛協會提供 文/酉方「憂鬱症」被視為21世紀3大文明疾病之一,且WHO世界衛生組織預測:2030年憂鬱症將成為全球第一大失能疾病。不得不說,這句話並未誇大。憂鬱症不是絕症,而是可以痊癒的疾病。但身心沒出狀況的人常輕率批評:「憂鬱症」似乎是一種「流行病」!而且常汙名化患者,覺得他們太愛鑽牛角尖、不知足、抗壓性差……但如果一個人曾蒙受憂鬱狂潮襲擊,就絕對不會這麼說,因為當滿腦子都是想讓人生砍掉重練、想立刻按下關機鍵……實在痛苦異常。康復病友有餘力助人事實上,沒有人喜歡得憂鬱症,但「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所以一旦能從陷溺中慢慢爬上岸,許多病友都相當珍惜得之不易的健康,也深信每個人都有權力享受心理健康,只要用更多的愛,來療癒看不見的傷,走過憂鬱創傷就能從中生出更大的力量。2004年,國內一群憂鬱症病友,決定成立肯愛社會服務協會。這個國內第一個憂鬱症病友成立的民間非營利團體,深信「肯愛,就有希望!」,他們提供非營利的全方位服務,從搶救憂鬱症患者,到關注精神疾患議題、鼓舞病友相扶相持,從事防患未然的兒童情緒教育……希望小孩、大人、老人,都能在肯愛的大團體中,建立美好生活。三寶媽絕望中有盼望像小雲媽媽的故事,就是肯愛病友間相互扶持,而後成功站起來的案例。熙來人往的捷運站外,小雲媽頂著烈日站在烤地瓜攤車旁,雙手不時翻著地瓜,天氣熱,爐子也熱,煙與汗水讓她的眼睛幾乎張不開來,但她知道手上每顆熱騰騰、沉甸甸的地瓜,都是養家的希望,她不想放手。小雲媽從小被父親家暴,缺乏安全感與不被愛的童年陰影,讓她罹患重度憂鬱症,曾經多次用各種方式自殺,屢次失敗後不但沒得到師長與同學的關懷,反而被同學譏笑是「自殺大王」。長大後她結婚生子,想要打造自己的幸福家庭,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陰影,但婚姻卻在生完老三後走到盡頭,她成為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經濟、生活不順遂的種種打擊,讓她更憂鬱了。「我真的好害怕,曾想帶著三個孩子一走了之。」小雲媽提及往事,淚流不止,還好母親的角色讓她最終打消念頭。「孩子是我的天使,我不能讓他們跟我一樣沒有父母疼愛。」忘憂鼓手身心變安定肯愛社會服務協會適時介入,陪伴這個家庭的9年間,除定期提供生活扶助金、物資等助力,讓小雲媽有了支撐的力量,工作之餘她還加入肯愛「忘憂鼓手」志工培訓工作坊,在運動、韻律中帶動身心平衡,感受夥伴們一同擊鼓帶來的興奮。「說也奇怪,用力敲完鼓,不但情緒變好了,心也安定下來了。」小雲媽說。課程中,有動有靜,大家互相傾聽、訴說心情故事,鬱悶糾結的心情便慢慢舒展開來。肯愛協會祕書長蘇禾說,在台灣,像小雲媽家這樣身心困頓的家庭不在少數,尤其在疫情之後困境更加明顯。協會長期認養幫助的234個脆弱家庭,家長罹患憂鬱症者占31%、躁鬱症占21%、身心障礙占3%。加上日前發生的Me Too與李玟輕生事件,在在顯示童年創傷與憂鬱症防治的重要性。走過創傷育化大力量肯愛協會坦言會內並不主打「專家」或「學者」,而是強調結合一群走過憂鬱創傷及關心身心健康的朋友,大家靠攏在一起向疾病及彼此學習, 他們願意全心奉獻,在生病前也各有精采、傑出的工作資歷,因此雖然默默走過19年,卻是國內長久以來,唯一服務憂鬱與貧窮雙重障礙認養救助的社福單位。理事長呂立醫師從臨床經驗指出,許多夫妻因沒錢天天吵架的家庭,其實已讓目睹一切的孩子心中,形成創傷和壓力,如果沒有及時療育與照顧,往往埋下憂鬱症的隱憂, 「每個人都有可能,在生命中的某一個點上,突然陷入憂鬱的情境中,唯有把握機會協助他們,才能引導他們走出迷霧叢林。」服務金三角 伴走忘憂路國內不少憂鬱症患者諱疾忌醫,更不知道向何處求援,肯愛為積極回應社會需求,規畫「護家忘憂」、「陪你忘憂」、「學著忘憂」三系列專案,服務脆弱家庭兒童、長輩以及培訓志工,讓更多人懂得自我療癒,同時能療癒他人。除了「學著忘憂」志工培訓專案外,「護家忘憂」專案服務對象,為脆弱家庭貧童家庭,包括認養、代用餐、情緒工作坊、安親培力與慢性病救助等計畫,從貧童個人到家庭,身體到心情都提供全方位的協助。在台東海端鄉部落的憂鬱媽金珠,家裡有從學齡前到大學7個孩子,當中5個身體有腎臟病、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擔憂孩子的身體,也煩惱經濟過不去,金珠前途茫茫之餘經常焦慮落淚。肯愛協會認助金珠家的孩子後,給予生活扶助金與慢性病就醫救助,也藉由肯愛海端書屋的支持,讓孩子們下課後有念書安親、圍桌用餐的地方,讓金珠終於重展笑容。肯愛協會祕書長蘇禾說,海端部落像金珠家這樣貧病、經濟雙障弱勢的家庭不在少數,而且這些受助兒童疫後慢性病比例高達36%,顯示部落兒童長期營養不均衡與情緒壓力困擾下,往往導致身體誘發慢性病。為了讓脆弱家庭的孩子能及時得到療癒,肯愛規畫「心影兒照亮計畫」,辦理表達性藝術療育團體及情緒體驗營,讓說不出來的孩子可以用畫、打鼓、音樂、演戲,甚至跳舞等方式說出來,也能在馬術、烘培、魔術等活動中遊戲與學習,孩子的情緒有了紓壓的出口,也逐漸打開心胸和外界建立信賴關係。此外「陪你忘憂」專案則是針對亞健康長輩,以及離家失智老人的憂鬱症防治計畫。針對的族群則是身體機能退化的長輩,或住進安養機構或醫院等生活環境,因改變帶來生理與心理適應壓力,導致潛在老年憂鬱症的高風險族群,讓長輩在不可避免的老化過程中,能保養出健康最佳化的生活品質,進而預防憂鬱等身心症的發生。 前一篇文章 「寒冬送暖」募集冬衣 獲金門鄉親熱烈回響 下一篇文章 拆清朝木屋且慢 !文化局現身貼「暫定古蹟」 熱門新聞 01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2【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03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4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5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6【心靈修行】清靜心的日常修煉2025.08.0307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8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2025.08.0209泡水光電板會破壞生態嗎? 2025.08.02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梅秀蘭 加入最忙佛光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鳳珠 服務增能有感悟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盧天祥、許伊琍 以花供養功德無量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鄭麗貞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胡吳秀麗洪麗鳳 巧手製華蓋 穿旗袍行堂 作者其他文章賴志銘 和罕病共存 創無礙玩家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林妤恒、白琳 「小鬱亂入」讓憂鬱症變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