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植物學家命名 土佐林業尋訪愛玉

江俊亮 |2023.10.24
3374觀看次
字級
日本土佐林業俱樂部同好會參訪嘉義製材所。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土佐林業俱樂部同好會成員體驗搓洗愛玉子。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愛玉子。圖∕取自玉山國家公園臉書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日本植物學之父」牧野富太郎精彩的一生,今年被NHK改編成晨間劇《爛漫》,播出後,許多觀眾才了解,原來台灣特產「愛玉」,學名是由牧野命名發表,也吸引土佐林業成員來台尋訪「愛玉」,由曾任高知縣親善大使的作家劉克襄等人導覽。

牧野富太郎(1862—1957)是日本傳奇的植物學家,3歲喪父、5歲喪母、6歲祖父去世,由祖母扶養長大。他在小學階段,曾因覺得課程無趣而輟學,後來憑著自學成為理學博士,一生蒐集約40萬件植物標本,並為1500種以上新物種命名,奠定日本植物分類學的基礎。

出身高知縣的牧野富太郎,曾於127年來台採集植物,同行的友人在嘉義調查時,將愛玉子交給他鑑定,由他於1904年發表為新種植物,學名取為Ficus pumila L. var. awkeotsang Makino。其中awkeotsang是「愛玉欉」的閩南語發音,Makino則是牧野的日文讀音。

日本放送協會(NHK)晨間連續劇《爛漫》,就是改編牧野富太郎一生的故事,劇集描述主角到阿里山田調採集,卻因染上瘧疾倒臥在鄒族的獵屋裡,他在吃下族人給的「愛玉果凍」後痊癒,因此意外發現愛玉這種植物。

《爛漫》劇集中的「愛玉子」單元,在播出後刷新劇集最高收視率,愛玉也意外成為日本網友好奇的美食名單,並勾起高知縣土佐林業俱樂部同好會成員的好奇,23日由作家劉克襄、《嘉義小旅行》作者陳俊文導覽下,前往嘉義市尋訪「愛玉」,並體驗搓洗愛玉的過程。

高知縣土佐林業俱樂部同好會理事長浜田英宏表示,高知縣是日本第一個森林縣,森林覆蓋率達全縣面積84%,俱樂部有70年歷史,以育林為主要任務;高知縣也有森鐵遺產,這次走訪阿里山車庫園區、嘉義製材所等地,對阿里山林業歷史、木材的珍惜印象深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