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首批森林療癒師獲授證。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提供
【記者吳亭頤台北報導】生活壓力大,走進森林對健康有益,台灣首批森林療癒師誕生;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日舉行授證儀式,取得認證之34位森林療癒師,將引領更多民眾以五感沉浸山林,開立增強身心靈健康的自然新處方,也讓想體驗森林療癒的民眾更有保障。
林業保育署表示,近年醫學研究發現,芬多精、負離子等環境因子能促進健康,森林環境對於健康之益處,包括紓解壓力、改善睡眠品質、提升免疫力等概念廣為人知,全球多個國家政府或民間單位正推動森林療癒,作為促進國民健康的保健預防或輔助治療方式。
林業保育署指出,符合「森林療癒」場域,須符合三大元素,第一,森林的環境要大於0. 5公頃的土地,有高於10公尺的樹,且樹冠覆蓋度大於10%;第二,要有森林療癒師,或修業中的森林引導員,須具備活動規畫能力;第三,療癒活動具目的性,也就是針對特定對象和目的去設計每一個活動。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指出,森林療癒包含人、場域與活動三元素,從事森林療癒活動,除優質的森林場域外,引導與陪伴民眾進入森林體驗療癒活動的人員是最重要的關鍵。
而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森林療癒師,才能規畫出符合參加者需求及特色的療癒活動;因此推動森林療癒師認證,除確保國內森林療癒活動的品質外,未來將對接國民旅遊、醫療長照等需求,發展具台灣山林特色的健康產業。
林業保育署說明,森林療癒以人的健康促進切入,在完善規畫的森林環境中,透過專人引導,運用身體的五感體驗自然,感受森林生命力,使心靈與環境結合(如聽風聲、鳥鳴等),達到身心靈放鬆與自然接軌,體驗慢活式的小眾旅遊型態,透過多元課程規畫,飲食素養、豐富五感、紓解壓力,促進身心靈健康。
森林療癒師擁有自然科學知識,亦兼具心理健康、急救、運動相關知識,能提供正確適當的森林療癒建議方法,透過森林療癒師的引導,可確保參與活動者安全放心地在自然中散步、運動或休息,而透過引導語,可增強森林環境健康與人類身心靈健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