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放不平是掌腱膜攣縮症 針挑手術具療效

王淑芬 |2023.10.17
596觀看次
字級
手掌無法平放的「維京手」盛行於北歐,但是台南安平也有此病例,醫師以針挑手術治療,具有療效。圖/中正脊椎骨科醫院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小指、無名指彎曲攣縮長達3年,59歲的郭男一直苦於手掌無法平放或合掌,醫生診斷是罹患又稱為「維京手」的掌腱膜攣縮症。骨、手外科醫師林高田今天指出,此病狀見於北歐,不過台南安平也有此病例,經以針挑手術治療,具有療效。

中正脊椎骨科醫院醫師林高田表示,「維京手」多盛行於北歐族群,亞洲較罕見,但是台灣台南安平一帶有不少這樣的病人,當地人又稱「荷蘭病」,懷疑可能和荷蘭人後裔有關。根據英牛津大學6月份的研究發現「維京手」與已滅絕4萬多年的人類近親尼安德塔人的基因有關。

林高田表示,手掌腱膜攣縮症的發病年齡超過50歲,病程進展慢,郭男3年前發病時手掌無法平放在桌上,以無名指為中心,慢慢衍生到小指、中指也伸不直,當患者就醫時,其左、右手的小指、無名指、中指筋膜已纖維化且攣縮。

他先為患者左手掌施予針挑手術,2周後再為他的右手做針挑手術,主要是利用針將攣縮筋膜逐一切開,術後小指、無名指、中指彎曲攣縮獲得改善,並恢復手指的正常伸展。

林高田說,過去醫界多認為掌腱膜攣縮症病因和酗酒、糖尿病或服用癲癇藥物有關,但現今看來可能仍與基因相關,因為依據牛津大學今年的最新研究發現與掌腱膜攣縮症的150多種相關基因中有3個基因是遺傳自尼安德塔人基因,而尼安德塔人早在4萬2千年前已從地球絕跡,而其基因竟與掌腱膜攣縮症有關,是一項有趣的發現。

林高田說,傳統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開皮膚,再將攣縮的筋膜切斷,現今除了傳統手術,也有在攣縮筋膜注入類固醇或酶製劑的方式,但療效不盡理想。他說,利用針挑手術治療腱膜攣縮症,需把皮下一排10幾個攣縮的筋膜逐一切開,臨床療效很好,病人術後2、3天就能碰水、洗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