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弱勢癌」請命 醫籲健保治療接軌國際

陳玲芳 |2023.10.16
317觀看次
字級
左起台癌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與賴俊良、林裕清、楊慕華三位醫師同台呼籲,弱勢癌治療落後國際將近5年,盼健保接軌國際,點亮癌友希望。圖/台灣癌症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癌症連續41年蟬聯台灣國人第一大死因,每年癌症新發生人數更是持續上升,平均不到5分鐘就會有1人罹癌,平均每10分鐘就有1人死於癌症。醫界樂見政府搭上國際抗癌列車,近年來加強癌症篩檢的投入,然而,在治療上,健保卻存在資源分配不均的窘境,尤其「弱勢癌」更落後國際將近5年。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兩大團體指出,健保現給付的癌症治療規範無法符合現今標準,已產生一群「弱勢癌」患者,他們的一線治療還停留在20年前的化學治療處方,不僅與國際治療趨勢不同,更可能折損台灣醫療學術的國際地位。醫界與病友團體共同呼籲,健保的癌症治療應接軌國際,提升抗癌力讓弱勢癌病友的治療權益獲得更多關注。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表示,近年來,雖然我國政府在對抗「癌症海嘯」投入許多資源,健保在癌症新藥的預算占比也逐年增加,然而,仍有部分癌症在健保資源中被「孤立」,如近期討論度很高的頭頸癌、肺鱗癌。

嘉義長庚胸腔科主任林裕清指出,肺癌的健保創新藥物資源分配不均,本土研究顯示,有近37%肺癌患者適用癌症免疫藥物或癌症免疫藥物合併化療,但能使用健保給付的癌症免疫藥物,對癌友而言就像「中樂透」,每8人約只有1名幸運兒能用到。

治療資源落差,可能讓肺腺癌和肺鱗癌的患者走向不同命運,相較「肺腺癌」擁有數十種健保創新藥物資源,健保給付的「肺鱗癌」第一線治療仍停留在20年前的傳統化學治療,使約半數患者存活期不到一年。

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任楊慕華指出, 除了肺鱗癌外,台灣特有癌症「頭頸癌」也面臨相同處境。晚期頭頸癌疾病進程相當快速,患者五年存活率低,一旦有創新的藥物就需盡快使用。然而,我國頭頸癌健保一線治療,卻與國際治療指引存在落差,使頭頸癌成為棘手的癌症。

楊慕華進一步指出,雖然頭頸癌為我國第六大癌症,然頭頸癌患平均每人的健保藥費卻低於健保前十大癌症醫療支出的平均值近2倍,甚至只有藥費支出最高癌別的七分之一。他感嘆,治療頭頸癌的醫師都在「與時間賽跑」,盼有創新的藥物能讓臨床盡快用到,讓頭頸癌的治療更加友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