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汗滴禾下土  小學生歡喜種稻挹注畢旅費

王淑芬 |2023.10.16
660觀看次
字級
吉東國小小朋友食農課體驗彎腰下田插秧的辛苦。圖/吉東國小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看到纍纍的稻穗就有收成的喜悅!」美濃吉東國小擁有一塊良田,每年輪種稻米、雜糧,小朋友挽起衣袖、赤腳下田,體驗農民的辛苦,不僅是一堂寶貴的食農課,也因為稻米收成得以挹注畢旅費,成了學校的亮點。

美濃區的好山好水,種出不少優質米,吉東國小也承租了一筆農地做為小朋友食農課的體驗區,每星期四早上的第一堂是「食農課」,小朋友依班別各有任務,有人要翻土、插秧、也有人在稻米長成後,下田除蟲、除草,如果輪種玉米、大豆季節,小朋友要除害抓蟲,才能降低農損。

5年級的梁芸綺說,剛開始很不習慣要打赤腳下田接觸爛泥,但是經過多年的體驗,如今很歡喜每年下田插秧,尤其看到纍纍的稻穗就有豐收的喜悅!

圖/吉東國小提供


她說,最頭疼的莫過於麻雀群鳥啄食造成的農損,所以同學會捆綁稻草人驅趕麻雀,只是效果有限。

雖然品嘗過親手栽種的玉米並煮成濃湯,但是5年級的王昱晴至今仍無法克服食農課要打赤腳下田的障礙,但她喜歡在收成紅豆時幫忙剝殼,並下廚調理熬湯。

吉東國小小朋友下田種稻行之多年,學校將每年收成的稻米取名「吉東米」,以米存摺寄放在美濃區農會,於學校活動時分裝做成伴手禮、義賣品,挹注小朋友籌措戶外教學和畢業旅基金。

圖/吉東國小提供

吉東國小教務主任王姿雯今天受訪指出,每年稻米收成約300到400斤,多做為義賣品,其餘雜作收成,如玉米、大豆、紅豆和地瓜,會讓小朋友嘗鮮,不管是煮湯、火烤玉米等,透過食農課程,讓小朋友分享下田除草、抓蟲的辛苦,也體會豐收的樂趣。

為了減輕蟲害和麻雀啄食稻米造成的農損,師生一起研發風動稻草人,如今進化在稻草人身上加裝超音波感測器,只要有東西靠近程式板就會發光、發聲,以達到驅趕麻雀的目的。

圖/吉東國小提供

吉東國小校長劉家宏指出,食農教育還結合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目標,透過筆記策略及數位教學的方式,增進同學的學習能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