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住歷史】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文/張夢瑞 |2023.10.01
534觀看次
字級
張夢瑞,新聞人。愛音樂、電影、文學。曾任職《中國時報》、《民生報》記者多年,獲「吳舜文新聞獎」。圖/《文訊》雜誌社提供
張啟疆把眷村的「眷」,當成「眷戀」來解釋:「眷村就是眷戀回不去的故鄉老城。」圖/123RF

文/張夢瑞

不少人好奇,張啟疆是台大商學系畢業的,為什麼會走上寫作這條路?甚至有朋友直接問:「你是學商的,數學又好,怎麼會拿黃金地段搞文學投資?」

台灣早年採取填鴨式教育,張啟疆就是靠填鴨式教育一路讀上來的。以前他都是乖乖念書,上了大學,整個人為之一變,只要得閒,就往重慶南路的書店街跑。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翻譯出版的文學、哲學、心理學等領域的叢書,張啟疆一本也沒有漏掉:像卡夫卡的《蛻變》、維吉尼亞‧吳爾芙《自己的房間》、沙特《嘔吐》,還有馬奎斯《百年孤寂》……這些世界名著,讓他過往疑惑的問題,似乎一下子全沒了。整個人突然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明顯感受到自己的差異,他有了更多想法,思考速度快、文字組織能力增加,最重要的是,閱讀大大提升他的寫作能力。

從大學起,他就連連獲得台大文學獎小說第一名、散文第一名、全國學生文學獎散文獎,洪建全文教基金會徵文獎……。退伍後,他一頭栽入文學領域,獲得無數台灣各類文學獎的榮譽,好幾次面臨創作與職場的岔口,他總是為了創作而放棄工作。

台大商學系的背景,為他開闢多元的創作觸角:理財文章、股市小說《利多與長紅》、星座專書、兩性論述,偶爾還客串業餘影評(電影解析一直是他文學教室的重要賣點)。在樂透小說《阿拉伯》中,他又「變身」為操台語不識字的老阿伯,滿口古諺俚語,揣度天機,清醒入夢,皆在參悟、解牌。

張啟疆自認是「創造力驚人的怪胎」、「隨時處於文字雜交的狀態」,但是這些齊湧的靈感,在實際創作時仍視臨場反應而定,隨時可能投出變化球。顏崑陽曾在張的新書《變心》有如下一段評語:「『創新』是他唯一的追求。他的創作肯定不會就此定於一格,因為他仍在『變心』。」

外省第二代字正腔圓的他,至今仍保有兩項本土興趣:布袋戲和棒球。前者事關版權,不能任意書寫,他也樂意當個忠實觀眾。後者被他視為「創作後花園」。民國八十八年出版台灣第一本個人棒球小說集《不完全比賽》,雖是虛構形式,但也讓讀者看見台灣棒球史的斑斑痕跡:紅葉傳奇、三級棒運、經典戰役、職棒興起、假球風波……。民國九十七年,又寫出台灣第一本長篇棒球小說《球謎》,那是本推理小說,圍繞著「假球放水」事件的場外鬥智。

君自他鄉來 卻往故鄉去

張啟疆曾寫過一篇小說《君自他鄉來》,文裡用了王維的一首詩:「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可是兒子偏偏搗蛋,說「君自他鄉來,欲往故鄉去。」這話怎麼想都不通,但是這個不通、這個吊詭,就是眷村存在的吊詭,所以小說家說:「眷村是一種存在的不存在,是一種不曾消失的消失。」

張啟疆說,眷村本來就不存在於台灣的土地,現在消失了那又如何?當然等到我們都不談眷村、都不想眷村、我們都不寫眷村了,它也就消失了。「可是還有人在寫呢。」張啟疆一直相信,他寫的眷村故事,尤其是他親身的故事,讓後來有很多沒有待過眷村的人,看完之後會心生嚮往,「原來你的童年這麼刺激熱鬧,比史蒂芬‧金的小說還更刺激。」他們會這樣想:我們認知眷村的「眷」,是軍眷的意思。所以後來張啟疆就把眷村的「眷」,當成「眷戀」來解釋:「眷村就是眷戀回不去的故鄉老城。」

「我們都回不去了,我的眷村在三十幾年前就拆掉,可是我們現在都還在談它。」後來他又在眷村的前面,加了一個「眷」字,變成「眷眷村」,「眷戀我的故鄉老村,以及對故鄉老村的眷戀。」

張啟疆很喜歡齊邦媛講過的一句話:「台灣本來是一個移民的世界,安平、鹿港、淡水、艋舺,當年都是族群聚居,互相保護、掩埋彼岸往事的眷村。由此延伸全世界的中國城,何嘗不是眷村?世界版圖上的地名國名,建立之初與台灣的眷村何異?」

真是壯哉斯言,講得太好了。這些年,張啟疆一直在努力突破的各種邊緣,豈只是看不見的眷村?他已走出了眷村的竹籬、磚牆,進入了沒有邊緣限制的廣大世間。

(摘自《槍桿與筆桿下的眷村文學》,聯合文學出版)

作者簡介

張夢瑞 新聞人。愛音樂、電影、文學。曾任職《中國時報》、《民生報》記者多年,獲「吳舜文新聞獎」。報導作品〈何處是兒家〉、〈小丑〉曾被改編為電影及電視劇。擅長說故事,對上海、香港、台灣的國語老歌,下過深厚功夫蒐集及鑽研,長期在電台主持《老歌曲‧舊時情》節目。著有《金嗓金曲不了情》、《吃點子的人》、《我把English獻給你》、《林旺與馬蘭的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