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伽耶那一夜

文/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2023.09.22
3176觀看次
字級
菩提伽耶建有高聳入雲的大覺塔,作者依空法師帶領大眾繞塔經行後於塔前合影。圖/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文/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每一個宗教徒都有他們心目中憧憬的聖城,甚至終其一生至少要去朝拜一次的心靈淨域,例如伊斯蘭教徒的麥加、基督教徒和猶太教徒的耶路撒冷、藏傳佛教徒的拉薩布達拉宮等等。佛教徒最想去朝聖的地方,就是佛陀八相成道的故鄉──印度。星雲大師在規畫佛光山弟子參學次第時,曾訂下先從台灣各寺院的拜訪,然後歷經泰、馬、日、韓等佛教道場的巡禮,中國大陸名山古剎的參學,最後是朝拜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回歸佛陀的本懷。

大師八去印度朝聖

星雲大師一生八去印度朝聖,分別為:

一九六三年,行程中撰寫了《海天遊蹤》一書,為大師生平第一次的海外弘法。

第二次為一九七三年,帶回了佛陀說法台上的琉璃磚、涅槃場的五穀磚,以及細白潔淨的恆河沙,這些後來都成為佛光山大雄寶殿珍貴的奠基寶物。

第三次是一九七九年,同行有二百多人,規模宏大,包了兩架國泰航空專機,一架載朝聖的佛弟子,一架則滿載賑濟印度貧民的糧食、衣物、毛毯、書籍、佛像,歸來並出版有《佛光山印度朝聖專輯》,記載當時的盛事。在涅槃場時,大師面對佛陀丈六金身的涅槃相,淚流滿面,對大弟子心平和尚說:把佛光山托付給你,他要留下來陪佛陀,顯露他對佛陀的深刻孺慕之情。

第四次是一九八三年,共有八十四人隨團參加,並首次派遣佛光山的弟子依華法師去印度國際大學留學,他後來對大師在印度傳授「國際三壇大戒」著力甚多。

一九八五年,大師第五次踏上印度佛國,這次有七十六人隨行,我有福報成為其中的一員。此行大師決定在印度創建道場,後來乃有「佛光山加爾各答禪淨中心」、「佛光山印度佛學院」、「佛光伽耶育幼院」的成立。

之後,於一九九二年有拉達克之行,成立了「菩提伽耶會」;一九九八年在菩提伽耶菩提場傳授「國際三壇大戒暨在家三皈五戒」,恢復印度及南傳佛教比丘尼教團的戒法。

二○○六年,大師帶著心律不整的病情,最後一次到印度,在海德拉巴市的十字街道,為二十萬的印度百姓主持皈依三寶典禮,傳播佛陀四姓平等的偉大思想。

不畏病苦以教為命

去印度朝聖要備受各種考驗:嚴寒酷熱的氣候,交通的混亂誤點,衛生設備的令人堪憂,特殊飲食難以入口,滿街乞討的婦女小孩,到處糞便的骯髒街巷等等,雖然如此,印度仍然是充滿神祕魅力的國家。大師每次去印度都染疾生病,我們問他為什麼不辭疲累病苦,屢次帶團來印度朝禮聖跡呢?他說:為了給佛弟子增長信念道心,為了開闊大家的心胸視野,體會佛陀創教的偉大本懷,藉著全世界廣大佛教徒的頻繁朝聖壯舉,引起印度政府對佛教的重視,進而保護佛教的各處聖跡,大師以教為命的悲願至為深切。

一九八五年,也就是大師退位的民國七十四年,他認為自己訂下的佛光山宗長任期制,應該以身作則恪守制度,做為開山祖師擔任宗長十八年後,毅然決然傳法予弟子心平和尚。當年冬天,他就率領我們去朝聖印度的佛陀聖跡。飛機抵達印度第一站的新德里旅館時,發現我的行李被航空公司搞丟了,幸好出家人的短褂衣服高矮胖瘦都能穿,師兄弟們慷慨湊合布施了衣襪,總算有了著落,看來印度之旅的考驗才剛開始。

佛陀的八大聖跡,距離都非常遙遠,每個定點之間遊覽車往往需要七、八個小時,地面又顛簸不平,行駛在凹凸窟窿,人坐在車上,往往被彈跳撞到車頂。最困擾的是中途沒有休息站可以去方便,只好男女分別,各自尋找隱密草叢就地解決,所以有人戲謔稱:「印度很不方便,到後來隨處都很方便。」師父方便權巧,叫人買了兩個塑膠桶子,放在遊覽車的最後一排,拉上布幔,實在內急者可以解脫一下,但只能小解,不能大解,再找適當地方清洗。人生什麼都可以節省,就是如廁不能省,這個其實也是一種涅槃解脫的快樂境地。

菩提伽耶建有高聳入雲的大覺塔,作者依空法師(前排中)帶領大眾繞塔經行後於塔前合影。圖/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信徒搶揀菩提葉

隨著八相成道的聖地,氣氛感覺有很大的差別,佛陀誕生地的藍毘尼園,洋溢著生命孕育的喜悅;初轉法輪處的鹿野苑,是個充滿智慧的地方;佛陀涅槃的拘尸那城,瀰漫著一股濃郁的哀愁,大家到了這裡都不想互相交談,各自或者繞著舍利塔一步一拜,或者坐在娑羅雙樹下默默冥思。印象最深刻的是到了菩提伽耶,因為這裡是佛陀證悟成道的淨域,空氣中透露著一片清涼,非常的靜謐祥和。

菩提伽耶建有高聳入雲的大覺塔,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佛教徒從世界各地蜂擁而來此地朝聖。塔旁有一棵綠蔭如傘蓋的菩提樹,據說當初遮護佛陀降魔成佛的第一代菩提樹被移植到了斯里蘭卡,之後第一代菩提樹遭到伊斯蘭教的摧毀,又將第二代的菩提樹種回了印度本土。雖然已經是第三世代的菩提樹,但在佛弟子們的心目中,依然是象徵無上正等正覺的聖樹,每片菩提葉都受到大覺塔的出家人細心的照顧處理,朝聖的人不可以任意的採摘揀拾,師父更告誡我們不能貪婪私藏,因為這是「常住物」,不能隨意妄取。

當天早上在菩提樹下、金剛座前,由師父主持一場莊嚴的剃度皈依典禮,天空麗日高懸,白雲藍天,萬里晴朗。當「爐香乍熱」讚聲一起,突然刮起了一陣和風,還飄灑一滴滴的雨珠,吹落一地的菩提葉,信徒們早已忘記師父的叮囑,爭先恐後彎腰搶揀菩提葉。只有一位經營麵包店的台南信徒,因為一路護送師父在印度新德里請購、得過印度總理獎的石雕佛陀像,他始終恭敬地合掌讚頌,不受外境影響。有兩片外形美好、沾著雨珠的合掌菩提葉,不偏不倚地飄落在他的虎口上,典禮結束,他把合掌菩提葉畢恭畢敬地呈現給師父,師父說:「那是你的虔誠發心和佛陀有所感應,佛陀特別和你結緣的!」我們出家弟子,心中雖然著急焦慮,起心動念也想揀一片聖物,但因為懾於師父的威德,大家都不敢有所造次。

一行人整天都在菩提伽耶繞塔、經行、禮佛、禪坐。師父很慈悲,把大覺塔販賣部流通的白色蠟燭全部買了下來,分給我們去燃燈供佛。有人甚至燃燒出燈花舍利,一尊白蠟觀音像,體型雖小,但是髮髻、五官,手中的如意都非常的清晰可見,我們把它帶回佛光山,供奉在早期的陳列館中。

佛陀成道處──菩提樹下金剛座。圖/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和佛陀一鼻孔出氣

因為在菩提伽耶停留的時間很短,明天一早就要去趕下面的行程,我們都捨不得離開。我和幾位師兄弟相約半夜去菩提樹下、金剛座前打坐,體會皈投佛陀座下的喜悅。夜很寧靜,空氣很清涼,沁入心扉,有一股甜甜的安舒感覺。我歛目盤腿坐在菩提樹下,觀想佛陀慈祥地結跏趺坐在我面前的金剛座上,彷彿一伸出手就可以觸摸到佛陀降魔的手印;數著均勻的氣息,和佛陀一鼻孔出氣。

當我正沉浸在深深的禪悅之中時,耳畔突然響起一位同參輕柔卻如雷鳴的聲音:「依空法師!夜已深了!我們要回去睡覺了!」煞時間我心中澎湃如潮湧,思忖自己累劫多生以來輾轉於六道之中,不知為了何事流浪於他鄉,今日好不容易迷途知返回到佛陀您的座前。我多麼希望能用一生的歲月來換取一個晚上,寧靜地跪拜在佛陀您的膝下,哪怕僅僅是一個夜晚,都是彌足珍貴的永恆。我突然非常羨慕聽覺不方便的聽障人士,可以充耳不聞,繼續坐斷乾坤。但是我不能把自己的輕安喜樂建立在別人的不安罣念之上,只好倖倖然下座,回到簡陋的招待所,一看手錶已經將近凌晨一點鐘。

躺在堅硬的木板床上,想到早上七點半即將離開佛陀開悟的聖地,輾轉反側無法成眠。我們兩、三個人悄悄地走出招待所,沐著柔和的月光,走到菩提伽耶成道處,鐵門已經關閉,顧不得一切,撩起長衫的下襬,手腳俐落地爬過尖尖的鐵欄杆,旁邊有一位西藏喇嘛也熟門熟路地在攀爬,並且非常友善地向我道早安,原來對佛陀的欽慕者是不分宗派的。

離開菩提樹、金剛座約莫六、七尺有一塊佛足石刻,長約六十公分,上面呈現千輻輪輞轂眾相,簡稱千輻輪相,雕刻有精巧細妙的紋樣圖案,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表示佛陀遊化十方大轉法輪。佛陀福慧雙修,圓滿具足,是兩足有情眾生中最為尊貴者,稱為兩足尊。我五體投地虔誠頂禮佛足,體會到「接足禮」的殊勝難得。

佛足石刻千輻輪相。圖/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片葉不沾身

從凌晨三點匍匐禮拜到六點,一直到天際現出微微的曙光,雖然捨不得離開佛陀,但是終須要道別。我整歛衣裳恭恭敬敬頂禮三拜,然後從石刻佛足處,移步到金剛座前,中間不過十餘步之遙。我剛走開,有一位出家人旋即上前禮拜佛足,只見他突然彎下身軀,就在佛足旁邊揀起一片菩提葉。我豁然有打破虛空、桶底脫落的感覺。自己從昨天早晨剃度典禮上,就一直企盼能得到一片菩提葉,徹夜的禪坐、頂禮佛足,菩提葉的相狀始終盤旋在我的心念中,雖說是渴求聖物的善法欲,畢竟著相有求,佛陀給我上了一堂寶貴的課程:「有求不如不求好,進步哪有退步高。」菩提達摩的「無所求行」,《心經》的「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原來是如此的深意。感謝佛陀的醍醐灌頂,我雖然沒有得到有形的菩提葉,但是心中已然領受到無形的菩提。

東方已經大白,我向佛陀頂禮告假,準備去歸隊搭車,突然吹起一陣風,掉落滿地的菩提葉,我平常心的揀了起來,把它們全部送了出去,片葉不沾身。雖然很想留在佛陀的身邊,但是佛陀一定更希望弟子們走入人間,把佛法傳播出去。

菩提伽耶那一夜,雖然短暫,但是在我的宗教體驗中,已然烙下深深的印記。

大覺塔旁斷垣阿育王柱。圖/依空法師(佛光山文化院院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