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物價飛漲,大學學雜費也醞釀跟進,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日昨一席台大不調漲是「不公不義」的說法,引發教育界不同議論,台大畢業的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校長周義昌直言,台大講這種話,「對不起社會」。
周義昌表示,教育部五年五百億教學卓越計畫,台大就拿了百分之三十,且社會各界也有很多人捐助台大,事實上,這些經費很多都是隨便花掉,倒是比較窮的學校,分不到補助款,更珍惜一分一毫得來不易的資源。
「台大校友本來是不該講這種話批評母校」周義昌說,台大已經掌握較多的教育資源,還指不調漲學雜費是不公不義,太對不起社會。
周義昌說,高科大日前校務會議針對調漲學雜費與否討論過,他請會計單位精算,發現若調漲百分之三,學校雖可增九百萬經費,但這些錢日後一樣回歸到學生身上。與其讓學生增加就學負擔,學校不如省點花用,一樣可以捱過。
他表示,高科大每年編列預算,除人事費、學生獎助學金及各系所實驗室費用不省外,其他行政費用都陸續撙節,例如委外的校園維護費,刪減三成,也採照明減盞等方式節約水電支出;一年五千萬水電費,約可省下五百萬。據此,今年已有不調學雜費的共識。
周義昌認為,經費雖然有限,但只要好好經營,依然可在不增加學生負擔下,將學校經營得「小而美」。
位於高雄縣的義守大學及樹德科技大學,對於調不調學雜費,感到進退兩難,目前還在研議。樹科大校長朱元祥表示,包括人事管銷及助學方案的經費都省不得,萬一公教人員也決定調薪,光這幾筆預算,學校就會落得「赤字預算」的下場,這不是私立校院撐得起的。
台大主秘傅立成說,台大學生社經背景、出路較好,付低學費、享受最好待遇,的確有違公平正義,加上要適度反映物價成本,台大才希望漲學費;學生背景和台大不一樣的國立科大,不宜直接拿來和台大比較。經徵詢學生意見,若調漲學費百分之三至五,還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