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整理/黃朵而
大徹大悟很難,但每天有一點小小的開悟是可能的,每天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斷用心去開悟。各行各業的人在生命當中,都有所悟,也影響著周圍的人,來聽聽他們如是說……
01
李四端曾是電視台晚間新聞當家主播,事業早早有了成就,直到他離開直播台,接下親子節目後,他迎來第一個轉捩點;他坦言,自己從主播那種高高在上的角色下來,擔任傳遞訊息的橋梁,展現專業之餘,也給予自己不同的視野,開始懂得理解、尊重別人。李四端表示:
「若能把握每個鎂光燈前的當下,善用自己的力量、說好每個故事,還能帶給別人正面影響,就更好了。」
02
氣象專家彭啟明從求學、工作到創業,都和天氣脫不了關係;2003年,他創立全台第一家民營氣象公司「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把氣象預報變商品,除了公司企業,也提供縣市政府防災諮詢,他也持續精進學術知識,多次代表台灣參加國際論壇、高峰會。彭啟明說:
「即使僅僅是一個想法,只要努力去推動,夢想就可能實現。」
03
作家汪詠黛深信文字的力量,長期致力教學,2004年創立「台北市閱讀寫作協會」,幫助學員尋找生活中的故事,將心事寫成文字,也讓他們的作品集結成書;她不僅培養許多寫作高手,也創造一個充滿共鳴和溫暖的文學社群。汪詠黛認為:
「文字的力量太可貴了,所以不只是自利,還要利他,能夠利他其實是對自己最有幫助的。」
04
前監察院長王建煊關注到高齡化社會而衍伸的長照需求,2011年他賣掉房子,將所得1300萬成立「無子西瓜基金會」,幫助無子、獨居的老人獲得照顧;同年他也籌辦「天使居」照護機構,希望發展更專業、深入的長照服務。王建煊說:
「有愛走遍天下,人去愛留,人一定會離去,但愛會留在這世界上。」
05
蔡兆勳投身安寧緩和醫療30年,他深知與患者建立信任關係至關重要,因此他歸納10個步驟,建立尊重、陪伴的環境,並協助病患化解衝突、完成心願,讓他們能夠藉由道謝、道愛、道歉、道別,以正向心態迎接死亡。蔡兆勳表示:
「要樂活,自然能善終。」
06
成為代理教師前,林佳秀曾是護理師,她插大就讀海洋大學、修習教育學程,想一圓教師夢;因非師範體系出身,她常自認學科不如人,但也沒想過放棄,甚至找兒子當數學小老師;代理15年後,她在今年考取新北市國小教甄普通科偏特組。林佳秀認為:
「只要努力,時間會證明一切。」
07
王品前副董事長王國雄55歲退休後,除了和兒女一起當背包客旅行,發展興趣以外,也全心投入公益,現在經營的「成真咖啡」就是一個社會企業,50%的利潤捐給非洲鑿井,讓當地居民不用再為了一口乾淨的水,而跋涉5、6公里。王國雄說:
「我的人生上半場,在為股東、企業、消費者的利益極大化;人生下半場,我想要讓社會利益極大化。」
08
忽曉在公益鋼琴培訓過程中,發現音樂可以豐富盲童的心靈和情感,並幫助他們認知世界、表達自我;2021年,她籌組盲童合唱團,定期前往中國大陸河南許昌市特殊教育學校服務,協助盲童們走上舞台,獲得鍛鍊和成長。忽曉分享:
「能夠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到需要的人,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