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拼圖】光前廟傳奇

文/宋玉澄 |2023.08.21
890觀看次
字級
金門光前廟由衛兵塑像守護。圖/宋玉澄

文/宋玉澄

金門西浦頭有一座廟,白底紅字的「光前廟」三個大字極為醒目。廣場左右各站了兩位持槍衛兵,二十四小時全天候值勤,雖是塑像仍顯威嚴莊重,四周還插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彷彿軍營大門口的景象,極為特殊。

「光前」是人名,也是一位軍人。據維基百科記載:李光前,字帆夫,湖南平江縣人,畢業於中央軍校第十六期步科,歷練排、連、營、副團長晉升至團長。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五日在古寧頭戰役中殉職,時年三十二歲,陣亡時階級為中校代團長,中華民國政府追贈為上校。一九七六年,金衛部司令夏超轉呈民意,由國防部專案核准追晉為少將。

在華人世界裡,以軍人為主神的廟,大概就屬過五關、斬六將的關聖帝君,最有名也最普遍。可是在金門,不但有光前廟,還有光前溪、光前路、光前村。尤其在每年農曆九月八日,舉辦祭祀古寧頭戰役陣亡官兵時,村民抬舉著身穿草綠色軍服、戴著軍帽的李光前將軍神轎出巡,更是轟動地方的大事。

一九八六年,我在島上服務時曾去拜謁。記得當時廟小、四周凌亂,類如台灣多數土地公廟的形制。今年再去,廟埕完備、廟宇擴大,已不可同日而語。考其興革:一九五三年,僅在李光前團長陣亡處立有一碑;一九七一年正式建廟祭祀,稱為「軍府萬興公廟」或「軍府爺廟」;一九七六年擴建時改為「李光前將軍廟」;一九九九年改建成如今樣貌。

更有趣的,是關於李將軍的官職。國防部已追晉兩級,即由中校晉上校,再破格晉少將;但地方無法認同,於二○一二年由民間自行追晉為中將,就是現在看到的中將服。另外,軍方僅以烈士之名入祭忠烈祠,與在金門立碑立廟且香火鼎盛的待遇,亦差異甚鉅。

其中原因,不在中央與地方的距離,在民心。

如今,每年農曆九月初七、初八,西浦頭村民都會作醮,與地區政要一同祭祀李光前將軍與其他戰死英靈,感念他們的犧牲奉獻與對地區安寧的維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