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鏨銅雕刻傳承人】黃俊軍 千錘萬鏨凝匠心 文/記者朱雨諾、王奕涵、萬象 |2023.08.20 語音朗讀 533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黃俊軍進行鏨銅雕刻工作。圖/新華社黃俊軍在公司展廳裡端詳一把銅壺。圖/新華社精心鏨刻工藝銅壺。圖/新華社 文/記者朱雨諾、王奕涵、萬象右手緊握小錘,左手捏住鏨刀,一敲一挪、一重一輕,伴隨著「叮叮」的敲擊聲,鏨刀一筆一筆劃過銅板,留下道道細密的凹痕,一隻栩栩如生的小鳥躍然銅板之上。「雕刻動物時尤其要注意細節,要盡可能還原它真實的皮毛紋路、動作幅度,這樣才能有逼真的效果。」在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黃俊軍正在給公司的匠人們傳授鏨銅雕刻的技巧。從小生長在這座因銅聞名的城市,黃俊軍從事鏨銅雕刻至今已有三十六年。融合傳統與現代鏨銅雕刻是指利用銅的延展性,按照一定的工藝流程,用鏨刀在銅器物上刻劃出各類圖案。貴溪鏨銅雕刻技藝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二○二一年,貴溪鏨銅雕刻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據黃俊軍介紹,完成一件銅鏨刻工藝作品,需用一百五十多種不同的鏨刀和勾、落、串、點、台、壓、採、絲等十多種方法,通過在銅器上不同力度、角度的敲擊,創作出深淺不一、紋路各異的圖案,最終讓扁平冰冷的銅板變得柔軟生動,成為精美逼真的作品。黃俊軍自幼與銅為伴。從上小學開始,就經常「泡」在爺爺的銅匠作坊裡,為爺爺製作銅器打下手,從小就默默立下志向,不能讓如此精緻的技藝失傳。高中畢業後,黃俊軍向民間老藝人學習銅鏨刻技藝,後從事國外工藝品代加工工作。從需要照著圖紙反覆思考鏨刻技法,到輕車熟路駕馭各種繁複紋飾,從初出茅廬的學徒,變成獨當一面的技術總監,不少客戶慕名而來,專門訂購他的作品。隨著訂單量持續增加,黃俊軍開始思考,如何將現代元素融入傳統手工藝品,滿足當代消費者的需求。黃俊軍總結多年經驗,探索出「前期製胚採用現代鍛壓技術,後期鏨刻工藝保留傳統人工」的生產工藝。「這樣一來,現代工業與傳統技藝相結合,生產出來的產品既傳承了純手工古典金屬裝飾藝術的時代風格,又體現了規整、標準的現代工業美學。」黃俊軍表示,技術改良後,製作一個銅胚的時間從近兩天壓縮到三十分鐘。如今,團隊已開發生產出茶器、文器、家居裝飾等三大系列四百多個品種的銅鏨刻工藝品,年均銷售額達人民幣六千萬元。展現出濃濃匠心為讓鏨銅雕刻技藝發揚光大,黃俊軍一直注重培養新生代技藝人才,目前已結出豐碩成果。他培養的二百多名匠人中,有二十八人獲中級工藝美術師職稱,還有二名江西省「能工巧匠」、五名鷹潭工藝美術大師、二名鷹潭銅都工匠。銅板之上,鏨刀之下,黃俊軍與一批批鏨刻匠人在上萬次敲擊中,創作著唯美大氣的作品,也展現出精雕細琢的濃濃匠心。「希望能有愈來愈多的人了解、參與到鏨銅雕刻中來,讓這門古老技藝不斷煥發出時代光輝。」黃俊軍說。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陶藝家】王俊賢 巧手捏得牡丹開 下一篇文章 【白字戲國家級傳承人】吳佩錦 短視頻和直播 傳統戲曲新機遇 熱門新聞 01印尼佛教大學、佛光山叢林學院 簽MOU2025.11.1202多倫多佛光山 獲頒建築文化遺產獎2025.11.1203修行入廚慈悲入味 台韓寺剎飲食交流2025.11.1204【快樂塗鴉簿】夢幻鳥2025.11.1205佛光會參與COP30 推廣環保與心保2025.11.1306【練瑜伽品生活】橋式 簡單動作不簡單2025.11.120795歲巴菲特發告別信:將歸於沉寂2025.11.120818年首訪陸 西班牙國王今晤習近平2025.11.12093國寶畫故宮南院合體 僅限42天 2025.11.1210法華禪寺皈依典禮 佛子開啟修行旅程2025.11.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天文學家】劉博洋 用熱愛鏈接大眾與星空【天文學家】鄧李才 找到世界級天文台址【西蘭卡普傳承人】唐洪祥 織錦裡的土家風情【苗繡傳承人】龍祿穎 針功夫 繡出錦繡天地【湘繡傳承人】江再紅 新創意 弘揚工匠精神【易水硯傳承人】鄒天然 硯雕藝術讓石頭成倍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