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隨筆】 女人的家

文/Shalala |2023.08.14
608觀看次
字級

文/Shalala

很久以前,看過一篇「女人沒有家」的文章。內容大概是講述「三從四德」裡的「三從」,指女人要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依照這種說法,總結一生,可以說女人從來不曾有自己的家。當時我還很年輕,看得似懂非懂,只是不禁心生一句旁白:「女人真的沒有家嗎?」

回想曾經擁有的家,幼少時期住的是鄉下三合院,那是阿公三兄弟的家。我在三合院,坐擁長輩疼愛與眾多堂兄弟姐妹陪伴,度過了快樂童年。長大後的家,是父母在郊區蓋的透天厝,我在那個家有父母呵護,早上看日出、傍晚看夕陽,閒時看書喝茶,享有美好青春歲月。就業在台北,搬過好多次家,住過不少出租雅房,那時我一心只想達成目標,完全不在意什麼家不家的。結了婚,雖然和老公擠一間中古小套房,也因彼此心中有愛而有甜蜜歸屬感。直到兩個孩子相繼出生,再因為工作而離開了台灣。

從此,我們這個家的型態,蛻變成我和老公同心協力,兩人面對面,一左一右挺直站好,成為撐住家的兩根柱子。再各舉起一隻手,攜手拱出足以遮風避雨的屋頂,各自剩下的一隻手,則是合作逐水草而居,同時要牽好屋頂下兩個孩子的小手,在他們的成長路上,給予妥善引導。就這樣胼手胝足,解決過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一步一腳印,築夢踏實,不知不覺竟也走了二十年,現在的我們,已經擁有自己的房子。我和老公,兩個鄉下孩子、兩顆土生土長北漂的台灣番薯,漂啊漂的,居然漂洋過海落地生根了。每當我走在整潔的異國街道上,還常感到不可思議。

時至今日,我終於明白了,房子是用來乘載「家」的,而家是要用「愛」去填滿的。我認為不能講女人沒有家,只是隨著年紀和情境轉變,家的樣貌一直在改變而已。對我而言,和摯愛的家人在一起,有夢有愛的地方,那就是溫暖的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