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alala
文/Shalala
由於早期有「寄讀」提早入學的制度,我五歲半即上小學。年齡比同級生小一歲,個子又天生嬌小,總是全班最矮的,教室座位依照身高排位,我到小六都是坐在第一排。可能是源自好勝心,從小養成了急性子,做事總想快一點,不喜歡拖泥帶水,久而久之連走路的速度都很快,只覺得慢慢走真是太沒效率了,浪費時間。
新冠疫情趨緩,各國陸續開放旅遊,睽違將近四年,婆婆終於又可以來日本小住一段時間。婆婆八十多歲,雖有高血壓,但行動自如,於是傍晚時分,我會陪婆婆在住家附近隨興走走,當婆婆專屬的導遊兼翻譯。
剛開始的幾天,我還是習慣快步走,往往是想要向婆婆做介紹或說明時,轉身一看,才發現婆婆正用手帕擦著汗,掉在後頭好一段距離。婆婆靜靜地跟著,看起來已經盡力要走快一點,我才發現自己實在走太快了。
後來,我漸漸懂得放慢腳步,配合婆婆的速度慢慢走,不再如往常那樣行色匆匆,走著走著,竟也發現一些平常沒注意到的事物。比方說有一天,我看到路邊有兒時種過的花。
生性好奇的我,小學時在家裡三合院旁的空地,用磚頭圍出一小塊地,專門用來種花種草做實驗。記得我是在學校撿拾黑色種籽,帶回家育苗種出這種花的。小時候只知道它到傍晚才會開花,恰好是小朋友要洗澡、大人準備煮晚餐的時間,堂姐告訴我這叫做「煮飯花」。那天停下腳步細看,才發現原來它很香,而且除了紫紅色,還看到以前沒見過的黃色,上網查了一下,正式的名稱是「紫茉莉」,還有白色、雙色或多色相雜等。
謝謝婆婆讓我學會了慢慢走,感受慢活人生,才發現身邊有許多美好的事物。與此同時,看著婆婆的背影,想像三十年前的婆婆,不也像現在的我一樣行動敏捷嗎?人生在世,朝如青絲暮成雪,每個人都會變老,三十年後的我,應該也希望有人可以陪我慢慢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