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
繪/李明愛
圖/青林國際出版提供
文/廖淑儀
無字繪本向來考驗插畫家的圖說能力。讀到繪本《休假》時,我直覺把它擺放在陽光容易倚靠過來的窗邊。因為它明朗的氣息,剛剛好匹配夏日裡太陽毫無遮掩、直射的魅力。
「度假」,會是什麼顏色呢?好像從來沒想過用顏色來記憶自己的休假。南韓插畫家李明愛以色彩把假期具體鋪陳出來,讓「休假」一詞,不僅表現出「空出來的時空」,還以色彩的變化描繪身體的與心境的轉化。當作推進情節的手段,除了表現出無字繪本的完整故事架構,也讓人在閱讀之際,心情因此得到逐步的寬慰和放鬆。
一場色彩的精采盛宴
《休假》,從書衣、封面,乃至蝴蝶頁、扉頁,畫家不浪費一絲空間,提供了各種線索,包含在工作室想去度假的心情、度假開始對自己的祝福,以及記載休假日的工作月曆;一步一步走著愈吐愈長的氣,一直到跨頁的火車過了山中隧道,再轉出來的一頁,才見到完整的版權頁介紹。似乎昭示著期盼度假的心情是如此急迫,而幾頁火車的相關描繪則像是一種啟程的儀式,雖然還沒到達目的地,但心裡早已等不及開始休假了。尤其這幾頁的淡藍色彩,更是一眼就叫人看出除了寒冷、沉重,更是壓力的表徵,當呼出那一口長長直到雲霄的感歎,壓力也即將破表。
而當火車過渡了大片的藍,來到海邊小村後,則是另一番色彩。這時候的藍是海洋藍,帶著白色的波紋,不再具有壓迫感。而人潮的裝備則五顏六色,幾乎把海灘的亮黃遮蓋住。女孩在陌生的村落、戲水的人群裡開始感到孤單,甚至遇到下雨無法外出,直到終於放晴時,遇見下車時巧遇的一隻黑貓。
黑貓的領路是一個轉折點。兩者一前一後走在沙灘上,沙灘的整片豔黃這時才真正顯露了出來,可以看見女孩的頭抬了起來,好像度假的心情從這裡才真正舒展開來。
自此,李明愛的色彩毫無忌憚大幅擴展起來:祕密基地旁蔓延的各種層次的綠色植物、終於泡到海水的黃色渲染、藍天白雲的無盡延展、三個大跨頁的夕陽天色的變化。色彩的層層疊疊和恣意伸展,跟著女孩終於笑開的表情,讓度假的心情在無言中來到了最高潮。女孩坐在黃色的岩石上,被溫暖的夕陽籠罩,李明愛形容就像「烤得金黃的麵包/散發出/令人愉悅的/熱氣」,黃澄澄的衣服、烘得黃澄澄的皮膚,那是度假後,身心的具體收穫。
簡單療癒閱讀繪本
從壓迫的藍色到各種線條、細碎顏色的交雜,再到大幅擴展堆疊的色彩,我們看到的是一場色彩的精采盛宴,彰顯著變化的心情與語言。就連女孩的身上、臉孔也有類似的變化:藍色慢慢轉成粉紅(晒過的顏色)、黃色,因此,翻頁時能逐步讀出女孩的心緒,從壓力、期盼、到孤單、到喜悅,進而放鬆、開朗……甚至收假返家、重新期待。
對插畫家來說,休假帶回來的金黃色「如麵包一般的香味」,就是充飽電的狀態。對於只能想到手機裡藍色、紅色電池簡易標示的我們來說,插畫家的想像力是色香味俱全,而且帶有高度的想像力。會教人忍不住去思考,那自己的休假都是以什麼方式呈現?又是帶有什麼色彩?又或者自己的充電方式是什麼?是快充就好,還是一趟徹底放鬆的旅程才足夠?
無字的繪本裡卻帶來最多的思考空間,我想畢竟充飽電、或者度假這件事,人們更多是以感受來儲存記憶的。而感受化為圖畫,又似乎比文字更直接,尤其當女孩閉氣沉入水中吐泡泡那一刻,我想,我們都跟著她一起融入開闊的體驗了。也許,閱讀繪本其實也是一種簡單、快充的療癒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