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雅
日前,到超商領取網購商品,報出電話後三碼,同時亮出身分證,此時門市服務員精神抖擻地喊了一聲:「老師!」
雖然她戴著口罩,但聲音與眼神讓我「秒想起」。「是小妤,對吧!?」其實當下滿是擔心萬一叫錯名字,氣氛會急速冷卻,既尷尬又失禮,我鼓起極大勇氣試試運氣。
「對!老師還記得耶。」小妤一邊取來商品,一邊興奮地說道。
剛才進店門的一瞬間,直覺她目光迎著我;由於先前她已看過貨品清單上的名字,心裡準備著要確認領貨人的真面目,所以我一現身,她得到解答,便主動「相認」了。她是十三年前我於高職擔任導師班的學生。
「就剛才幾秒鐘,我認出妳漂亮的眼睛。」我說。憶及當年任課或導師時間,小妤總是面帶微笑,認真聆聽與回應,三年來朝夕相處,眼神對視如默契十足的投手與捕手,那對願意釋出善意心靈交流的眼睛,在我腦海中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謝謝老師」她很高興我這麼說。彷彿回到十三年前的校園,只要我鼓勵或稱讚,小妤便熱情答覆:「謝謝老師」。我感謝能得到學生回饋;她的赤子情懷仍保持至今,多好的孩子!
不想耽誤她上班工作,與她簡單聊了一下。「老師,這麼多年妳都沒變,以後要常來喔。」最後,我謝謝她親切服務,心情愉快步出店家。
下次再見面的機遇很難講,人生長河,大家都是漂流過客,有時彼此擦肩而過不相識;有時即使一再相遇,最終也各自星散。Douglas Abrams 著作“ The Book of Joy ”的中譯本書名:《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給了我靈感:「如果把每一次見面當成最後一次,永遠記得對方的好,人間和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