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鯨近年備受爭議 冰島有望畫下句點

徐郁淳 |2023.07.20
1969觀看次
字級
冰島政府基於動物權利,今年決定暫停捕鯨活動,很有可能在國內為這項活動畫下具歷史性句點。圖/Unsplash

【記者徐郁淳綜合外電報導】冰島政府基於動物權利,今年決定暫停捕鯨活動,很有可能為這項活動畫下具歷史性句點。

近期冰島的糧食及獸醫中心( Food and Veterinary Authority )針對鯨翅獵捕提出的報告指出,以《動物福利法》的標準來說,捕鯨過程花費過長時間來結束鯨魚生命。

食品及獸醫中心還釋出被捕捉的鯨魚掙扎五小時的片段,畫面令人震驚。

冰島農糧漁業部長瓦娃絲多蒂爾(Svandis Svavarsdottir)6月時宣布暫停所有捕鯨活動,她說:「如果政府和執業者無法考量到動物福祉,這些活動將沒有未來可言。」

當地動權組織、環保人士對於這項決策呼聲一片,國際人道社會組織(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表示這是同理鯨魚討論中的重大里程碑。

圖/Unsplash

冰島、挪威和日本,以全球來說,這三個國家捕鯨規模較大,在環保人士和動物權益關注者強力批評下,這項活動引起了廣泛關注。

作為全球最大鯨肉市場,日本曾歷經30年捕鯨休止期,並於2019年繼續恢復商業捕鯨活動,大量減少對冰島的進口需求。

鯨魚除了受到捕鯨業影響,同時也受到海洋汙染和氣候變遷的威脅,這些因素使得野生鯨魚數量驟降。

冰島國內 敦促禁捕鯨呼聲不斷

國際人道社會組織主任魯德·湯姆布洛克(Ruud Tombrock)在聲明中表示,並沒有所謂人道方式來終結海中鯨魚的生命,因此敦促農糧漁業部長讓捕鯨禁令永久執行。

英國海洋保護組織(Sea Shepherd UK)負責人羅伯特·里德(Robert Read)也表示,這項決策對其他捕鯨國家來說是「重大打擊」。

他還說:「如果在這裡不能人道地進行捕鯨...那麼任何地方都無法人道地進行。」

幾個世紀以來,冰島一直依賴漁業和捕鯨。然而民眾反對捕鯨的態度逐漸高漲,現在大多數人都支持取消捕鯨這一做法。

六月初發布的調查顯示,51%冰島人反對捕鯨,支持捕鯨者則為29%,年齡層大多落在60歲以上。

過去二十年,冰島旅遊業,尤其是當中的賞鯨導覽發展蓬勃,同時也和捕鯨傳統有著分別的利益。

許多環保和動物權益組織認為捕鯨是一種殘酷的做法,與賞鯨的可持續和觀光價值相抵觸。

圖/Unsplash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