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培養投入身心靈療癒產業的多元人才,佛光山佛光大學樂活產業學系,推出創新「輔助療法學程」。圖/佛光大學提供
【記者羅智華宜蘭報導】現代人生活緊張,為培養投入身心靈療癒產業的多元人才,佛光山佛光大學樂活產業學系,推出創新「輔助療法學程」,結合表達性藝術療癒、音樂療癒、輔助療法專業實習、壓力管理與健康促進等多元課程,打造新世代人才。
佛大表示,近年出現亞健康的新名詞,是指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其形成因素包括遺傳影響、環境汙染、生活緊張、身心壓力、不良生活習慣、工作過勞等,都可能使原本健康的人漸轉變為亞健康狀態。想擺脫亞健康狀態不能只靠醫生診斷與藥物療效;反而是要提升自己的抵抗力與免疫力,促進個人與群體的健康,並延緩亞健康狀態。
佛大樂活產業學系主任汪雅婷表示,日前受邀參與在輔仁大學舉行的輔助醫學嘉年華會,共同推動「輔助療法健康指導技術士暨健康中心成立聯盟」,這樣的主題也與樂活產業學系的教學內容相符合。
像是系上教學的「輔助療法學程」,就展現了輔助醫學校園化、專業化、就業化的多樣化特色,課群包括有表達性藝術療癒、芳香療法、音樂療癒、輔助療法專業實習、照顧服務概論、民俗調理業相關法令、基礎經絡理論與針灸、健康生活品質管理、壓力管理與健康促進、身心能量檢測原理與應用、助人關係與陪伴藝術等。
這恰好也對應到台灣輔助醫學會倡議「輔助療法健康指導技術士發展種類」,如身心情緒照護諮詢樂活療法、運動療法、肢體表達、音樂照護、智慧與環境生物能回饋照護等。透過課程內容,不僅有助於提升亞健康族群的身心靈健康與舒適,也能預防疾病與健康促進。
樂活產業學系同時還設計「永續生活學程」,將各種輔助療法整合到樂活學旅、永續觀光與綠色遊程規劃與設計,進而帶動地方創生。
此外,系上教師周鴻騰長期推動的以「孝親安學習模式為導向的綠色照顧USR教學實踐」,則包含了青銀共融共學永續林業及木工文創、食農療癒共學、森林益康療癒、漂流探險療癒等內涵,皆有助於培訓佛大學生推己及人,照顧個人與他人的身心靈健康平衡發展,成為宣揚健康與永續生活方式的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