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吃粽有「絕配」高纖蔬果:勿忘我 陳玲芳 |2023.06.13 語音朗讀 182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在享用粽子的同時,營養師建議搭配優質的彩色蔬果,如花椰菜、甜椒與奇異果等,以當餐「吃到蔬果」為最基本的飲食原則。圖/群萃公關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端午連假將至,大快朵頤與出外旅遊的同時,不免擔心「熱量魔王」或「群聚風險」找上門。營養師分享吃粽4大妙招,尤其強調高纖蔬果的重要性;醫師則提醒,一定要照顧好腸胃道健康,方能維持免疫機能,提升免疫力、避免染疫。粽子熱量堪比便當端午節的腳步近了,許多人為求應景,不免俗地總要來顆粽子;而不論「北部粽」或「南部粽」,口味是鹹還是甜,只要是以糯米包入各種餡料,粽子的熱量,都相當驚人。營養師Ricky(張家祥)指出,粽子的平均熱量多落在400至600大卡間,相當於一個便當的熱量;成分以澱粉為主,為使配料有爆香的口感,通常會使用大量的油進行翻炒,若不節制食用,就會造成熱量攝取超標。營養師Ricky(張家祥)表示,由於粽子中的糯米較難消化,建議「一天一顆」為上限。圖/張家祥營養師提供Ricky表示,一般來說,大部分民眾會將正餐中的「澱粉」來源改成粽子,如果只是澱粉替換,較不需要煩惱如何消耗粽子的熱量;但如果是美食當前、來者不拒的「粽子控」,常常一不小心就「一天三餐,加起來吃了好幾顆粽子」的人,今年過節一定要特別留意。一天一粽為上限因為,要消化一顆粽子,大約需要1小時左右的重量訓練或有氧運動,才有辦法將熱量充分轉移至肌肉中。對於端午節如何放心吃粽?營養師Ricky分享4大吃粽妙招。1.粽子取代白飯:將粽子取代主餐中的白飯,避免攝取過多澱粉。2.搭配彩色蔬果:在享用粽子的同時,搭配優質的彩色蔬果,如花椰菜、甜椒與奇異果等,以當餐「吃到蔬果」,為最基本的飲食原則。3.澱粉類最後吃:遵循進食四步驟「湯、菜、肉、飯」,將澱粉放在最後,可減緩食物進到身體後的血糖反應,讓胰島素有足夠的時間緩慢上升,避免造成血糖一次上升太快。營養師表示,粽子的平均熱量多落在400至600大卡間,相當於一個便當的熱量。圖/ingimage4.一天一粽:由於粽子中的糯米較難消化,建議「一天一顆」為上限,切勿三餐都吃粽子,避免對腸胃造成過大負擔。Ricky說,消化不良可能導致排便不順暢、脹氣、胃痛或胃食道逆流等,因此建議補充富含膳食纖維與酵素的蔬果,如花椰菜、甜椒等深綠色蔬菜,與蘋果、鳳梨、奇異果等高纖蔬果。顧好腸胃「第二大腦」面對夏日流行病,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張智翔表示,只要照顧好腸胃道健康,就能維持免疫機能,同時分享平時可透過補充維生素C,與提升腸道保護力,來維持免疫機能,提升免疫力。張智翔說,腸胃又被稱為人的「第二大腦」,腸腦軸中的腸道細菌,會藉由活性代謝產物,對身體多個系統進行調節,帶動細胞活動,調節人體免疫與代謝。保持健康的腸道,即能相對應地調節免疫機能,因此「腸胃健康」至關重要。建議大家,平日應多注意營養攝取,保持腸胃道的正向循環。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張智翔表示,只要照顧好腸胃道健康,就能維持免疫機能,建議平時可透過補充維生素C,提升腸道保護力。圖/張智翔醫師提供補C水果現切現吃 端午連假氣候炎熱,溫度高加上溼度高,如果沒有做好食物保存,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引起腸胃道疾病;吃粽子不知節制,也會消化不良、容易打嗝、脹氣。另一方面,連假期間群聚機會增加,人與人之間相互感染腸道病毒或流感病毒,甚至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也隨之提高。張智翔提醒民眾切莫掉以輕心,外出用餐需注意餐廳的選擇,做好基本防禦措施,並記得餐前勤洗手,平時可透過以下兩大準則,降低疾病感染風險。一、補充維生素C:除了均衡飲食外,建議挑選富含維生素C的天然原形食物,水果最好是「現切現吃」,避免讓營養素受到空氣影響而流失。二、提升腸道保護力:多吃蔬果可促進腸胃道蠕動,尤其富含酵素及膳食纖維的水果,如鳳梨、奇異果等,可預防便祕、維持腸道機能,促進身體健康。醫師提醒,吃粽子如不知節制,會消化不良,容易打嗝、脹氣。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耳石脫位致暈眩 復位運動助改善 下一篇文章 老花眼鏡之外 雷射療程新選擇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3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04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5人間社新聞研習營 傳遞真善美2025.07.1606環保音樂劇在河邊 光明大學攜手社區演出2025.07.1607【人間行腳】馬蹄踏過2025.07.1608南非德本協會捐輪椅 點亮受贈者人生2025.07.1509【臆想截圖】夏天的氣味是白色的2025.07.1510萬年寺播撒善根 祝福佛光寶寶2025.07.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像手機器人 中風患者復健幫手進食細嚼餐後不平躺 有效改善胃食道逆流嘉榮日光園地 陪伴精神病友防夏季冷氣病上身 喝溫開水清熱袪溼守護孕婦胎兒健康 推動共同照護防紫外線慎選太陽眼鏡 灰黑鏡片最佳別選藍色 作者其他文章左腦爸爸VS.右腦女兒 陳建仁與陳怡如的生命交響曲內湖健走教室 實踐預防醫學吃對碳水化合物飲食 全穀雜糧助健康長壽身障兒夏令營 學做自己的主人盡情享受爬山 告別惱人的足底筋膜炎伊甸「同一Team」 助多重障礙者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