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醫院超音波暨內視鏡中心主任鍾承軒表示,CAD EYE人工智慧內視鏡影像系統,為內視鏡醫師的得力助手。圖/亞東醫院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惡性腫瘤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大腸直腸癌死亡率在癌症患者中排名第三。大腸直腸癌飲食習慣息息相關,隨著飲食西方化、生活習慣改變、代謝症候群及肥胖人口增加,發生率也逐年上升。在大腸直腸癌的發展過程中,大腸息肉被視為發展為腫瘤的前期病變。
亞東醫院透過AI智能輔助運用CAD EYE人工智慧內視鏡影像系統,不僅成為內視鏡醫師的得力助手,提供即時靈敏的檢測資訊,醫師能更精準的診斷和治療選擇,提供更高品質的大腸內視鏡檢查,與大腸直腸癌預防醫學服務。
亞東醫院超音波內視鏡中心主任鍾承軒表示,大腸息肉是大腸黏膜細胞異常增生形成的突起病灶,當大息肉小於一公分或組織學為增生性者,屬良性病灶,不會有明顯症狀或惡性病變;但若息肉超過一公分或發生細胞腺體病變,就有「癌化」的可能,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待息肉夠大或癌化轉移出現症狀時,通常「為時已晚」。
據臨床研究,利用大腸內視鏡早期偵測並切除瘜肉,可降低大腸直腸癌的死亡率達53%。此外,每增加1%的大腸內視鏡息肉偵測率,就可降低罹癌風險3%,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與切除息肉,對於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至關重要。
鍾承軒表示,「CAD EYE人工智慧內視鏡影像系統」能夠提升並輔助醫師在執行內視鏡檢查和治療時的準確性。且在使用藍光影像模式觀察時,AI功能即時診斷和鑑別息肉表面結構,將其分類為增生性或腫瘤性,增生性息肉日後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較低,腫瘤性息肉未來癌化風險相對高,會建議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