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部落客嫺人 退休不退場 文/張瀞文 |2023.05.12 語音朗讀 517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退休後,嫺人開始準備日文檢定,並考取最高級。圖╱林俊良、嫺人提供 退休後,嫺人開始準備日文檢定,並考到最高級N1。圖為20幾年前到北海道旅遊照。圖╱林俊良、嫺人提供 「中高齡就業」專訪嫺人,她「苦笑」說著「被退休」後的面試經驗。 圖╱林俊良、嫺人提供 嫺人在臉書及部落格分享理財、終身學習、旅行的提早退休生活。 圖╱取自嫺人臉書 嫺人退休後,認真研究「退休理財」,近年來常受邀分享理財心得。 圖╱林俊良、嫺人提供 文/張瀞文你理想的退休年齡是幾歲?經營「退休理財」、終身學習的部落客「嫺人」認為,55歲是理想的退休年齡,原以為到了這個年紀,她的孩子會從研究所畢業,自己累積了一些積蓄,體力也還不錯,非常適合開啟人生下半場。但沒想到49歲那年,任職外商保險公司副總的她,竟意外離開職場。49歲被迫離職 家人成壓力源本想熬到55歲再退休的嫺人曾試著找工作,「但是49歲時要再去爭取工作,情況已經和30幾歲時大不相同」,嫺人苦笑。她離職後遇到的第一份應徵工作,面試她的是一位階級相仿的同業,她還得要極力說服對方,她會乖乖聽話、即便是小工作也會安分地做,而非年輕轉職時所談的理想抱負、談如何幫公司獲利。另一份工作則是獵人頭公司來詢問,只開出以前1/3的薪資,卻要做與本業無關的工作。被迫成為「中年退休族」後,嫺人開始嘗試過著「想像中的退休生活」,睡到飽、唱歌、追劇、做家事、陪長輩看醫生,但撐了一個月就舉旗投降。她非但沒有享受退休生活,反而迷失了自己的定位與價值。更慘的是,退休後和家人的關係也變得緊繃,長輩時不時地關心,讓她有莫名的壓力,她每天在家也成了兒子和先生的壓力。在狠狠哭了兩周後,她決定要改變現況:不回公司工作,並不表示以後不再工作。下半場重新啟動 學理財寫文章嫺人從架設部落格開始,分享退休後的心路歷程,並自學SEO(搜尋引擎優化),讓自己的文章可以更容易被搜尋到。一年後,嫺人架設的部落格領到第一筆廣告收入,雖然不到500元、和投入的時間不成正比,但是寫文抒發心情、研究SEO寫作後見效,都帶給她非常多成就感。寫部落格的同時,她也去考日文檢定,一路從日檢N3考到N1(最高級),也考了領隊和導遊的證照。雖然後面因疫情開始,嫺人原本想去日本打工換宿、或是想成為帶外籍遊客認識台灣風土的導遊夢想,最後沒能實踐,但卻在過程裡認識很多年齡相仿,卻仍然持續學習編織夢想、遊玩的朋友。她也研究理財;突然退休後,嫺人才開始回頭盤點身上的錢夠不夠下半生支用。她當時發現台灣有很多投資訊息,卻鮮少「退休理財」的資訊,於是她開始研究國外退休理財的相關資訊,重新整理資產配置,並透過存股領息、指數化投資為自己創造被動收入,還經常受邀分享自己的退休理財心法。離開職場已經5年,今年已抵達當初自己設下的理想退休年齡55歲,嫺人心中對於工作與退休反而釋懷,不再涇渭分明。不久前,她閱讀著某個40幾歲離職斜槓創業者的書想著:「人生為什麼要那麼努力?」才發現曾經在職場非常努力的她,人生已經走到了另一個階段;她的人生下半場,在49歲被迫退休那年就已開啟。中年同溫層取暖 分享職涯難題嫺人經營的部落格,漸漸成為中年人遭遇職涯困境、中年危機時,取經和取暖的地方,常有人向她請教中年的職涯處境,她分享的故事裡都有各種的難題。50歲上下的中年人,因為在公司待得久,多半會捲入辦公室的政治角力,也因為職位夠高,靠近決策圈,終而發現公司決策過程的荒謬,偏偏中年人累積的經驗,早已讓他們從當年那個願意接任務辦事、專注培養能力就好的職場新鮮人進化了。對老闆來說,一個年資久、薪資高、意見多的員工也不好用。當組織轉型、公司轉賣、人力精簡時,很多中年員工不是被資遣就是被冷凍。這樣的難處不限於企業,也有任教職員或公務員的粉絲來詢問意見,老師招架不住這個世代的學生家長、多變政策,也有公務員因為壓力罹患憂鬱症,決定捨棄退休金直接離職。當有人問到要不要離職,嫺人建議先盤點現有的財務狀況,「退休後會花到的錢比你想像得多。」她舉例:用了一輩子的牙齒需要植牙、父母和親人的照顧支出,甚至日本、歐美都有已經獨立離家工作的孩子,卻因為在外生活不易或短暫失業,而搬回家同住的例子。她建議,若真的離職,也要保持學習力與人際連結,很多生命的轉機,往往會出現在新學習與新朋友中。若真的有收入需求,其實工作找久一點都一定會找到,而且離開後再尋尋覓覓重回職場,許多期待會不同、標準也會比較低。退休理財心法穩健投資 不相信專家關於退休理財,嫺人的原則是「不追求暴利、穩健投資」,做法是「不要相信專家、相信市場」,她是這樣做的:1.贖回工作時買的基金,既省下手續費,也不用擔心操盤者判斷錯誤,改定期定額投入被動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像全球股票型ETF VT(全世界股票ETF)、台灣的0050(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台灣的006208(台灣采吉50基金),也有債券ETF BND(先鋒美國全體債券指數ETF)。2.買台灣市值前50大公司中,配息穩定的個股存股,創造被動收入。3.做好資產配置比例,控制投資的風險,目前是股票5:債券1:定存4。本版與聯合報「橘世代」周報合作 前一篇文章 生病是必修課 葉金川正向面對 下一篇文章 工作不忘公益 夏韻芬質量人生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陳明智升級醫院 吸引患者回流莊仁賓回鄉服務 翻轉百年嘉醫動力火車結伴50年 接住彼此樂與悲動腦專家謝仲思 建構台灣尾醫療網坐輪椅仍堅持看診 張常勝造福偏鄉醫療母患膽結石經歷 王宏育應用於門診 作者其他文章99 歲騎士郭深森環島 全家相伴逐夢莫昭平、古競祥 退休相處練習曲 磨出幸福時光只要外婆快樂!家族齊心出遊《親子天下》執行長 老同學面前 何琦瑜盡顯赤子心把自己愛回來 郭懷慈的和解人生女強人律師陳玲玉 融化在帶孫幸福裡